风铃木古诗词 写黄花风玲树开花的诗句( 二 )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 。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秦观《水龙吟》)等等 。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 。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 。“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 。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 。“黄花”,也就是“菊花” 。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 。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 。”这话是很有见地的 。“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 。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城诘之 。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 。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
所以,今天我们在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 。千万不要成了“爱上层楼”者,到时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兴 。
黄风铃的花语是什么黄花风铃木的花语:感谢 。
黄花风铃 复叶,叶缘锯齿 。春季约3-4月间开花,先花后叶,花冠漏斗形,也像风铃状,花缘皱曲,花色鲜黄;花季时花多叶少,颇为美丽 。
风铃木古诗词 写黄花风玲树开花的诗句

扩展资料
原产于:巴西国花,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 。
主要价值:行道树,庭园树
黄花风铃木,为巴西国花,是一种会随着四季变化而更换风貌的树 。春天枝条叶疏,清明节前后会开漂亮的黄花;夏天长叶结果荚;秋天枝叶繁盛,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冬天枯枝落叶,呈现出凄凉之美,这就是黄花风铃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现出不同的独特风味 。
繁殖方法
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扦插或高压法繁殖,但以播种为主,春、秋为适期 。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土壤或砂质土壤最佳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3~30℃ 。
参考资料:黄风铃

各种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1,莲花:
出污泥而不染,为花之君子,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在某些诗词中还是爱情的象征,因“莲”与“怜”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州曲》) 。
2,梅花:
不畏严冬酷寒,环境艰难,暗香浮动,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洁的志士,也是报春的使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3,菊花:
凌寒傲霜,是高洁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隐者(如陶渊明的《饮酒》) 。
4,牡丹:
花开热烈灿烂,一片繁华景象,一派富贵气象,是豪华富贵的象征 。
5,杨花:
随风飞扬,轻而易变,是轻薄和不坚贞的象征 。
6,兰花:
有“空谷幽兰”的雅称,是典雅高贵不染尘埃的象征 。
风铃木古诗词 写黄花风玲树开花的诗句

扩展资料:
花语(英语称language of flowers)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形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