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别朋友时为什么要折柳有哪首古诗提到了折柳 古人送别为什么要折柳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 。
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
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杨花”就是柳絮 。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 。
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 。
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 。
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
李只得以实相告 。
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
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 。
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
”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
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 。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