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人录》有感怎么写?

读《品人录》有感
20xx年,在中国,有一位热门人物 。他作客《百家讲坛》用诙谐,通俗,幽默的语言为观众精彩品三国 。前日,得宽余,到书店,购得易中天先生所着的《品人录》一本 。想看看历史中的一些名人,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 。
《品人录》中举有五大历史名人,有头脑简单的项羽;奸诈狡猾的曹操;手段狠毒的武则天;迂阔偏执的海瑞;猜忌刻薄的雍正 。这五大名人中有万人之上的君主,有清廉俭朴的大臣,也有名震一时的英雄 。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我们姑且只看最先登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 。
项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但项羽却是一个心有鸿鹄之志的人,早在秦始皇游会嵇时,项羽便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话,但最终没有成功 。他输给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刘邦 。
刘邦是混混,而项羽是贵族;项羽有盖世武功,而刘邦是无力村夫;项羽有几时上百万的雄兵良将,而刘邦却只有为数极少的士兵,这么一比,论身份,论实力 。项羽都应该是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刘邦他由弱到强 。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不冷静,不虚心 。
项羽在兵败垓下后,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还没冷静下来仔细想,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更没有信心去与刘邦作战 。只是逞了一时之勇,杀了无数名汉将后逃到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
项羽的如此不冷静是断送他一生霸业的最大的绊脚石 。想想自起兵以来的八年间 。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来就没有打败过 。可就在垓下,项羽因为一次小失败就慌了,稳不住阵脚了 。最终只有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让给了一个自己瞧不起的混混――刘邦 。
楚汉之争的初期,在项羽的麾下聚集了陈平、韩信等一些颇有才智的人,但在行军作战是项羽总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将陈平、韩信等人的建议当作了耳旁风 。长期不得项羽赏识的这些人自然就要另投他处了,只剩下项羽这位孤家寡人了 。
可见冷静、虚心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
说到冷静,我想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应该算得上是冷静了吧!
曹操在他早年就表现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 。他“挟天子以令不臣”便是最好的证明 。
那时,东汉的一大贵族子弟――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有实力的人 。曹操为了招安他,便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 。袁绍在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最瞧不起的曹操时,便断然拒绝了,还说了些难听的话 。这话让曹操知道了,曹操心里当然也气,但袁绍太强了 。曹操处理这件事时很冷静,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和袁绍翻脸 。便将职位让了出来 。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与袁绍的直接正面冲突,也让人觉得自己大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