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花的诗词 花诗词( 四 )


●谁道花无红百日 , 紫薇长放半年花 。
宋•杨万里《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 , 每自五月盛开 , 九月乃衰》放:开 。
用紫薇花期长的特点 , 破“花无百日红”的旧说 。
●骨相玲珑透八窗 , 花头倒插紫荷香 。
绕身无数青罗扇 , 风不来时也自凉 。
宋•杨万里《咏芭蕉》骨相:人的骨骼 , 这里指芭蕉的体形 。
透八窗:形容蕉叶之间的空隙 。
紫荷香:荷花 , 与芭蕉作比较 。
罗扇:罗纱制成的扇 , 比喻蕉叶 。
●大都一点宫黄 , 人间直恁芬芳 。
怕是秋天风露 , 染教世界都香 。
宋•辛弃疾《清平乐》大都:不过 。
宫黄:宫中妇女化妆的黄粉 , 这里指桂花 。
直恁(rèn):就是这样 。
染:熏 。
教:使 。
咏桂花的名句 , 比喻那些微小的事物或人物能发挥大作用 。
●谁把风刀剪薄罗 , 极知造化著功多 。
飘零易逐春光老 , 公子樽前奈若何 。
宋•翁广元《剪春罗》薄罗:轻盈的纱罗 , 比喻剪春罗的花瓣 。
造化:大自然 。
公子:贵族子弟 。
樽:酒杯 。
奈若何:如何处置你呢 。
若 , 犹“汝” 。
前两句写剪春罗的美态 , 后两句触景生情 , 劝人珍惜大好时光 。
●镂雪裁绡个个圆 , 日斜风定稳如穿 。
凭谁细与东君说 , 买住青春费几钱 。
宋•孔平仲《榆钱》榆钱:即榆树的花 。
因榆未生叶时 , 枝条生榆荚 , 形状似钱 , 色白成串 。
镂雪裁绡:形容榆钱洁白、轻巧 。
镂:雕刻、塑造 。
东君:春神 。
最后一句形象、风趣、有余味 。
●西窗一雨无人见 , 展尽芭蕉数尺心 。
宋•汪藻《即事》描写深夏庭院景致和雨后芭蕉的旺盛生态 。
后一句也可看作对推心置腹、真诚相见美德的一种形象描绘 。
●青榆钱小、碧苔钱古 , 难买东君住 。
宋•史达祖《青玉案》榆钱:榆树的果实 , 即榆荚 。
苔钱:苔点形圆如钱 , 故称 。
东君:春天 。
●太阳岂是曾私照 , 何独此花感旧恩 。
日暮西风惨淡里 , 依依犹欲送黄昏 。
明•钱士升《秋葵》惨淡:形容阴暗的天色 。
犹欲:还想 。
诗句把太阳与葵花的“恋情”写得丝丝入扣 。
●韵友似知人意好 , 隔阑轻解白霓裳 。
明•沈周《玉兰》韵:风韵、风雅 。
友:朋友、诗友 。
阑:栏杆 。
解:放 。
把玉兰赋予亭亭玉立的女子的风貌 , “轻解”二字尤为传神 。
●梦中曾见笔生花 , 锦字还将气象夸 。
谁信花中原有笔 , 毫端方欲吐春霞 。
明•张新《辛夷》辛夷:即木兰花 。
笔生花:指李白小时候梦见笔端开花的故事 , 以后他成为大诗人 。
成语“梦笔生花”源出于此 。
锦字:指东晋窦滔被流放时 , 妻子用彩丝织成诗文寄给丈夫的故事 。
气象:景象 。
毫:笔 。
通篇以笔咏木兰花 , 文采斑斓 。
●千丝碧藕玲珑腕 , 一卷芭蕉宛转心 。
清•吴伟业《无题四首》以碧藕状美人手臂 , 用芭蕉宛转心 , 形容美人心思辗转反侧 。
比喻绮丽纤巧 。
●覆之如铃似如爵 , 赤瓣熊熊星有角 。
浓须大面好英雄 , 壮气高冠何落落!
清•陈恭尹《木棉花歌》覆:倒放 。
爵:酒杯 。
浓须大面:形容蕊多瓣大 。
落落:气势不凡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