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心得怎么写?( 五 )


在第二次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就尝到了“苦头了” 。负责拍照的老师在拍照的时候,一个学生拿着扫把走过来说“老师你怎么只顾着玩手机不扫地 。”说完就把自己的扫把塞给了老师 。快要五点半的时候,垃圾已经扫好了,可是还是一堆堆的堆放在那里,没有人来扫 。学生说:“老师都快五点半了,我们要回家了 。”看在不想让他们家长担心的份上,我们让他们回去了,说我们来就好 。本来还期望有两三个乖小孩会留下来帮我们的,可是却一个也没有 。我们老师留下来一手一脚把垃圾清理好,把垃圾倒好回到课室却看到两三群学生围在一起打牌 。忽然就火上心头了 。本来就没见过大扫除老师做主力的,再加上这群小屁孩居然说要回家然后在课室里打牌也不把剩下的活干好 。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上去批评他们的,课室我却想着这样可能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没那么喜欢我,最后我也只是狠狠地扔了一下扫把就走回了办公室 。于是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学生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 。
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忘了老师应有的气场,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宠坏他们,对学生再好该骂的时候也要骂,再怎么想要讨得学生的欢心该骂的还是要骂 。老师并不应该怕了学生,老师有这样的义务在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育他们分清对错,尽管会让他们现在讨厌自己,但是总比以后让他们悔恨好 。
言出必行,不可消费学生的真心
在我回到广州的第一天,学生很不舍地打了个电话给我,说她谁也没有打,就打了给我 。虽然我内心里很激动,可是我却不知道要怎样隔着电话表达我对这个小女孩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就答应了要给她寄照片 。可是我却忘了这份根基并不深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浅薄,隔了三四天以后的今天,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再加上暑期工的忙碌,现在我连选照片的心思也没有了 。
可是我警惕着自己,说得出的就必须做得到,不然毁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形象,而是一个小孩子对一群他们喜欢的人的信任 。在三下乡之前就看到朋友圈上有转发说,我们这样的下乡其实是对小孩子的一种消费,我们的所谓对他们的好,其实是对他们的伤害 。虽然我极力地想否认这个对我们师范生不利的说法,但是我却找不到一个反驳的切入口 。我们这样的一个星期的下乡,除了帮小孩子打发了一下时间以外,又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吗?
学生在我们走的时候,问“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有的心智比较成熟的学生就知道,我们这一走就不再会有什么可能回来了 。因此大家都不敢许下什么“等我们回来”之类的诺言 。客观老实地说,这七天里,我跟这群小孩子所拥有的回忆是不少,但是说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却不多,离别时的眼泪,我也不能很好地为它们找到应有的理由……心是那么大的了,可以容下装载的感情是有限的,谁也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可是前提要付出的是对别人的那份关爱,而我却吝啬得拿不出多少 。可能在一开始我就想着这将是一份徒劳的感情栽培之旅吧,所以我真的没有多少心思去跟他们进行无营养的吹水聊天,因为在我看来,那难免会有点矫情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