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身世究竟如何,为何至今无法知晓?( 二 )


台湾一位学者 , 根据自己的分析 , 倒是提出一个推论 。他认为李白是李广、李暠之后 , 李世民也就是李广、李暠之后 , 而且李白是李世民的曾侄孙 , 李白为什么在唐玄宗在天宝元年下诏书 , 准许李暠的子孙“隶入宗正寺 , 编入属籍” , 也不愿意隶入皇室属籍 。其原因是其先人曾因罪遭贬谪的事实 , 很有可能李白的先人犯的罪可能牵涉一场“宗室恩怨” , 或者说就是“玄武门之变” , 李白的曾祖父可能是李世民的哥哥或弟弟中的一个 。
当然 , 这些推断都只是一家之言 , 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
李白的好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 , 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写道:“公名白 , 字太白 , 其先陇西成纪人 。绝嗣之家 , 难求谱牒 。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 , 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 , 纸坏字缺 , 不能详备 , 约而计之 , 凉武昭王九代孙也 。隋末多难 , 一房被窜于碎叶 , 流离散落 , 隐性与名 , 故自国朝以来 , 漏于属籍 。神龙初 , 潜还广汉 , 因侨于郡人 。父客 , 以逋其邑 , 遂以客为名 , 高卧云林 , 不求禄仕 。”
尽管有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 但在李白的家世问题上 , 特别是对他父亲李客究竟因何“逃归于蜀”或“潜于广汉”?如果说是国破家亡 , 出奔异域 , 那么也早就应该返回原籍;假如是因触犯刑律 , 流放远方 , 时隔百余年 , 也用不着“潜还广汉” 。总而言之 , 李白的祖先无论是因为国破家亡 , 还是触犯了刑律 , 都不能构成“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的真正原因 。
这就使人猜测 , 或许有什么直接的原因 , 促使李白的父亲“逃归”或“潜还” , 跑到偏僻的昌明县青莲乡(现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 。这些影影绰绰的文字 , 使李白的家世闪烁其词 , 产生不少难解的疑窦 , 致使后人无法真正了解到这位伟大诗人的身世 。
还有学者从清人王琦编著的《李白年谱》中提到的《杜诗补遗》与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相对照 , 以及对“逋其邑”一语在《周易讼卦》中的原意等方面进行分析、推论 , 他们认为李白的父亲李客的“逃归”、“潜还”很可能与“任侠”、“避仇”有关 。正因为如此 , 他的亲友在提到家世籍贯时 , 持“为尊者讳” , 使用托词和曲笔 , 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