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有没有?( 四 )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
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