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写法怎么样?( 六 )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懂得理解长辈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长辈 。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
最后,我愿中华美德——“孝”道世代传承!
刚放暑假,在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前,我和好朋友去北京的孔庙参观,在众多的展品中,我不知为何一眼看见了墙角极小,连字都看不清的二十四孝图,而且一眼看见了其中的“郭巨埋儿” 。
正如鲁迅所说,图的确很清楚,可我还是不愿意承认我理解的意思 。图上还有批注,字非常小,我又一眼看清了,而且后来发现也只能看清其中的一列字,“子可再有,母不复得”,不过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埋儿 。
直到八月,看了《朝花夕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家穷,实在养不起那么多人,只好先养活老人,把儿子活埋 。
这二十四孝图太恐怖了,为了一个“孝”字,竟要那么多讲究,甚至把自己、子女等全部抛弃 。
更何况,有时还是为了孝顺并未养育过自己的后母!难怪过去人见父母都是跪下说“不孝儿来见爹娘,求爹娘……”就这二十四孝图,我与小时侯的鲁迅先生真是有同感,自己不要做孝子,并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画中的那个孩子还在她母亲的怀抱中笑着玩呢,旁边的他父亲却要 。那小孩的母亲似乎有些不舍呢,我记不清了,若是,这婆媳关系将来好不了,若不是,那这个小孩也是孝子了!一点也不反抗他父母!
旧社会真是万恶,人们说的没错 。而且我想,郭巨的母亲会不会是故意的?她不会想不到郭巨会埋儿吧 。因为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顺 。
后来,我与我的朋友一同去首都博物馆玩儿,又看到了二十四孝图,这次的图很大,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她也深感恐怖 。看来鲁迅先生认为的不错,小孩子们都是可爱的,且心意相通的 。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写法怎么样?


这篇文章的读书笔记我更是无从下笔,完全不懂文章的主旨 。现在我才明白鲁迅先生竭力提倡白话文,推广新文化的良苦用心 。中国历朝历代通用文言文,不管你是否饱读圣贤之书清一色张口闭口君子曰,之乎者也摇头晃脑的整日挂在嘴上 。似乎这就是饱读圣贤书的证明 。时过境迁,到了民国仍然离不开之乎者也,不说这些仿佛就不会说话了 。文言文更加叫人难以理解 。民国初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几乎停滞不前,而在现代文化发展突飞猛进,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在文化发展速度之快的今天文言文已列入学校教学课程,已被尊称为国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同时受到现代文学家们的尊崇 。
我反反复阅读了十几遍,文章的潜在思想在说明一个我无法理解,思考还不够透彻的思想理念 。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从个侧面来讲中国文学发展必须改革的一个趋势,其目的就是推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势在必行 。先生提倡白话文主要原因,白话文深入浅出简单明了,无论老幼都可以学会听懂 。文言文繁琐寓意深奥,叫人难以理解 。孔孟之道讲的无非就是三纲五常道德伦理,陈旧的封建教育理念 。贵为哲学也有不可取之处,其实就是封建思想在作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