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地图》的读书笔记怎么写?(12)



《教师阅读地图》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我从教24年了,读书很少,甚至谈不上读书二字,也谈不上感想,就算是粗线的学习摘录吧!只是"入云深处亦沾衣"于是,有幸参加了我们大牛店联校第一次教师阅读会,方有了专业阅读下的第一次真实的,投入的阅读行为 。似乎有一种心跳的感觉……甚至莫名其妙!
专业阅读是一场真诚而深入的恋爱,它需要以自己全部的生命热烈地投入,以一颗诚恳而谦卑的心去聆听对方,感受对方,去勇敢地经历痛苦、怀疑、冲突、当然也包括令人战栗的情愫,直到从对方身上认出自己并融为一体 。
作为阅读者,我再三反思自己的理解力度不够,似懂非懂,它不是形而上(虚)的阅读,要言行一致,仁慈善良 。
让阅读通过读者的生命来发挥作用,正如书中写到:人要靠粮食而不能靠激素成长 。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安静润泽 。
《教师阅读地图》就如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是一种智慧!它将知识组织起来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解决实际问题功能的能力 。它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和最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 。我反思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尝试无性阅读,触动很多,感悟有点,报以归零心态,重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 。我明白了困惑许久的师生关系,应是润泽 。我从教多年的课堂原来是功利性的,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 。而真正的课堂永远是一种冒险,是一个包含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的复杂之场 。而我的教学流程,不是用真实的声音与老师交流,揣测老师的意图,不是用真实的生命与文本对话 。由此我想起了一副画面,孔子游手缁帷之林,孔子师生坐在草地上,弹着瑟,聊理想,聊人生,其乐融融 。在简单中追求单纯的快乐,在生活中体味平淡的真实 。快乐不依靠物质的斗盈,只依赖内心的富足,这一点我们今天还能做到吗?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他们停下来听一听心灵的呼声 。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曾经的感性阅读是愉快的顺名,要达到之前步入的共性阅读 。通过摘录、留存、咀嚼,是深刻的同化 。是艰难的"爬山"前提有足够好的"体力"(即教师本人的理解力,洞察力以及反应能力)虽耗体力却又增强人的"体质"然后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变化美、动态美惊心动魄的美 。非感性要共性,比如我们不要旅游,要旅行,不要教步,要行走,阅读与呼吸一样重要,阅读与行走一样共性 。
再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辩护,只有通过共性阅读,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批判反思,自我更新,自我否定 。由春风化雨的浪漫阶段到庖丁解牛的精确阶段游刃有余 。阅读之路是漫长的,艰辛的,需要长久的坚持 。《教师阅读地图》是正确而分辨度高,方向感强的一副地图,我们要利用好,满怀信心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