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怎么写?( 四 )


(四)防灾减灾准备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防灾减灾知识和培训 。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增强防火减灾意识 。
四、应急处置措施
(一)及时报警,在第一时间通知抢险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通知抢险救援部门等 。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消除事故 。在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的同时,上报质检总局档案管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二)组织救援遇险人员,转移和妥善安置受威胁档案 。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关闭和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
(三)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做出初步判断,启动相关应急处置预案 。
(四)对灾害事故造成受损档案,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特别是对受水淹档案,要及时采取冷冻或干燥的办法稳定档案的状态,避免灾情进一步恶化 。
五、应急响应和灾后救助 (一)灾害预警
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灾情预警或档案案工作人员发现灾情后,档案部门应按规程启动预案 。
(二)灾情核定及报送
灾情发生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查看灾情,在2小时内向同级政府和档案管理部门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灾情严重的,要同时越级上报 。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发生时的背景、时间、区域、影响范围,受灾的严重程度和等级,档案损失情况,人员和其他财产损失情况,救灾工作情况以及抗灾救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受灾单位在灾情稳定前,要建立24小时灾情报告制度 。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救灾机构保持不间断通讯联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并随时上报 。灾情稳定后,档案管理部门应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保证灾情数据的及时准确 。
(三)紧急转移安置
接到重大灾情预警,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救灾部门的要求,按指定路线将档案转移到临时指定的安置场所,实施紧急避险 。
(四)档案抢救保护
档案转移后,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安全防护工作,视灾情严重程度及灾情的发展,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档案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申请给予救灾支援 。
六、附则
本预案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根据当地政府和质检总局要求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
七、预案实施时间
【档案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怎么写?】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