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书笔记范文有没有?( 三 )


这便是对肖申克监狱禁闭室的描写,肉体上的痛苦是可以克服的,可是独自一人在禁闭室里,看不到阳光和希望,除了声音充斥整个禁闭室的就是绝望 。我想不到什么方法可以克服,但是安迪在这样的环境里被足足关了二十天,二十天之后,面对典狱长的诘问,他依旧没有放弃对自己自由的追寻,他仍然狂喊着要把自己放出去,明明知道自己会被继续关在禁闭室,他也没有低头 。然后就在被关了二十天刚刚被放出来的那天,又进了禁闭室二十天 。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安迪成功的越狱,而“我”也成功取得了保释,走在与安迪汇合的路上 。走在自由的路上 。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关注着还剩多少页,因为多多少少也有不愿意读完这本令人肃然起敬的书的感觉,文中的安迪,就像是千千万万个渴望着自由的灵魂的结合体,每一个灵魂都索求着自由,但却都被关在了肖申克监狱,安迪通过自己的渴望,终于从监狱里逃出来 。
在肖申克的监狱,或者说是所有的监狱,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被文中反复提到的被体制化了的自己,“体制化”这是在漫长的拘禁生活里按照纪律长久的培养习惯,在小说里有过贴切的描写:“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几十年的犯人说,体制化就像这个监狱一样 。刚来的时候,你特别不习惯,觉得四处都不舒服,到处都在压抑你 。可是,时间长了以后,你已经非常习惯这一切了 。反倒是离开了它,你到活的非常别扭了 。
作为对体制化的一个现实的注解,这个老人在离开了他生活的几十年的监狱后,在外面根本无法生活在体制化之外,再也找不到在体制化之内生活的感觉 。于是,他就自杀了 。“在监狱的看守们的眼里,监狱里的人都是凶狠的犯人,没有必要给予同情理解,给的更多的是痛打和谩骂,这种行为更加深了对自由渴望的压抑,老老实实的让犯人们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
安迪作为囚犯中的异类,在牢狱里从来都是自由的追寻者,这样可贵的思想不禁让我们深思,是否我们也被社会的规则禁锢,与肖申克的囚犯们一样被“体制化”了,忘记了那份本该属于我们的,最美好的,生来就带着的,对自由的渴望 。
自由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因为它永远没有被人们遗忘的理由,这样可贵的思想也永远没有被人遗忘的理由 。正如同小说中所说的:“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 。”我们身上,也闪烁着自由的光芒 。

《肖申克的救赎》读书笔记范文有没有?


肖申克监狱里,在一切都归于平静,一个黑影仍站在铁门后透过星光,窥望这空旷的监狱 。翻开圣经,取出一把别致的小锄头 。翻过墙上的玛丽莲·梦露,钻进只容一身的墙洞,黑影在狭小的隧道里佝偻着身躯,默默地用着一把小锄头不断抠凿这没有尽头的墙壁 。在大家还没从他的悲屈的入狱经历回过神,他已经承认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他用一个近乎完人的形象诠释了一个逆境中的人与命运的搏击 。我想,《肖申克的救赎》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震撼,我们从中还可以从中读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