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01“好消息和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背后却隐藏沟通的秘密上周出差去南京,当我问城市经理关于文化项目落地的情况时,他故作神秘的说: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我几乎没有思考,直接就说“先听坏消息 。”
看到我的这个经历,你是不是曾几何时也有这样的体验?
焦急的等待消息反馈时,朋友问道:“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会直接选择先听坏消息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这种选择法,是个人心理的体现,是“损失规避原理”和“近因效应”在作祟 。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02“损失规避”和“近因效应”,2个不得不知道的沟通策略的小秘密①“损失规避”,让你下意识的就选择“先听坏消息” 。
什么是“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同时面对数量相等的收益和损失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损失更大 。
路骋老师在《用得上的商学院》中,对“损失规避”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损失规避就是同样一件东西,失去它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的快乐 。”
举个例子:
在工作中,由于最近表现优异,领导给予500元的现金奖励 。得到500元,你会开心一整天 。
反过来,因为某项工作不到位,部门让你上交了500元罚款 。损失500元,你会郁闷一星期 。
“坏消息”的负面影响,在人的意识里,要远远大于“好消息”的正面影响 。
所以,你选择了先听“坏消息”,后听“好消息” 。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②“近因效应”,让你选择“后听好消息”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什么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由著名心理学家A卢琴斯提出的,指最近一次出现的刺激物所产生的印象会更加强烈的心理效果 。
举个例子:
某一次的会议上,领导对你先是进行了批评,又进行了辅导,最后又进行了鼓励 。最后会议结束的时候,你整个人都是兴奋和幸福的,因为最后的鼓励让你印象最深刻;
而反过来,如果领导先对你进行辅导,又进行了鼓励,最后会议结束前对你进行了批评 。想必会议结束的一个下午,你的状态都是沮丧的,因为“近因效应”让你还沉浸在被批评的印象中 。
基于“近因效应”,人们会选择后听“好消息”,因为好消息的印象可以冲淡前面坏消息的消极影响 。
这就是“好消息,坏消息,先听哪一个?”背后的秘密 。
了解了个人心理的这些秘密,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该如何处理“好消息”与“坏消息”的传达顺序呢?有没有实际可行的沟通策略和技巧?
有!
“快乐百思特网痛苦合并拆分原理”,超级实用,包教包会,行之有效 。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03巧用“快乐痛苦合并拆分原理”,让你的沟通更有成效“快乐痛苦合并拆分原理”,其实就是将好消息和坏消息,要么一起讲,要么分开讲的沟通技巧 。
基于上文中“损失规避原理”和“近因效应”的个人心理因素,具体有4个沟通策略:
①多个坏消息,要一起讲;
比如你最近在做一个激励项目,进度、预算、效果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问题 。当被老板问及时,可能会发生如下场景:
老板问:“最近这个项目,进度怎么样啊?”
“进度上有一些问题,市场部东南大区在落地执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迟迟落不下去 。”
老板问:“那预算方面呢?”
“预百思特网算超标了 。”
老板又问:“员工反馈如何?”
“这次激励赛时间紧,任务重,员工反馈一般 。”
估计说到这里,老板就已经忍无可忍了,感觉你这个项目一无是处,全是问题 。
正确的沟通策略是:
“老板,目前这个激励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中,在落地过程中东南大区遇到一些困难、预算有些超标、员工目前的反馈也一般 。这些都是短期现状,我们团队在制定方案进行改进中 。”
既然有多个“坏消息”要说,索性就一口气全说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方的痛苦 。
好消息和坏消息|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的成语


②多个好消息,要分开讲;
好消息,分开讲,让激励、幸福更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