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表现在哪里 诗词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 )


诗歌《蒹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初读《蒹葭》这首诗并不觉得怎么样,而在细细品味之后竟也对它爱不释手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文一唱三叹,读去琅琅上口,且不禁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迷朦的秋晨,在平静又微泛涟漪的水边,在迎风摇弋的芦苇丛中,执着的追寻者带着心中的向往、热切的渴望,向着美的世界寻找伊人——美的化身 。自然的美,伊人的美,执着的美,……好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
透过《蒹葭》,透过那层朦胧、那层薄雾,伊人在水一方,仿佛近在眼前,但又遥不可及 。伊人很美,但朦胧的面纱令其若隐若现,飘忽不定,又添几份神秘色彩,如此生动的描摹,令人万分神往,可求而不可得 。这便是朦胧诗的祖先吧 。
《蒹葭》的美更在于追求者执着、不懈的寻求 。伊人隐隐现现,飘忽不定,“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俟”,“在水中祉”……而追寻者无论“道阻且长”或是“道阻且跻”或是“道阻且右”,始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寻求着,寻求着 。伊人的美唤起了他的不懈、执着的寻求;不懈、执着的寻求更增添了伊人的美、诗文的美 。
今人大多把《蒹葭》看作恋歌或是思恋诗,伊人便是美女或贤人,我想,既然《蒹葭》是神秘的,朦胧的,那我们有何必一定要个水落石出呢?《蒹葭》是一首寻求诗(不知是否有这一类别),伊人是所有人所向往、所渴求的、遥不可及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是“君子好遒”之窈窕淑女,是贤明君主寻觅之有才能人,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世人神往之仙境瑶池……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去不懈、执着追求的,那就是“伊人” 。
《蒹葭》——美!参考资料: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119526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颜色的词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
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形式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台湾)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