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疯狂》观后感如何写?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帝也疯狂》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事先声明,这篇观后感是基于“设计美学”课的一份学科作业,所以一下所有围绕这部电影的探讨将只从设计美学这个角度出发 。虽然,这部给我带来的启示绝不仅仅设计美学上的 。并且,造成电影中种种的笑点,绝不仅仅是设计美学一方面的“贡献”,如果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它身上,未免以偏概全了 。当然,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设计美学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 。
在我们说明设计美学的诞生和定位之前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设计美学一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你甚至可以说它是近现代的;在远古社会或是说像电影里的布希族那样的原始部落里,是绝对不会有什么设计美学的 。刚才已经提到了,设计美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产品与人,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客观与主关的学科 。它的产生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与人的技术革新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在当时人们需要解决技术与艺术如何结合的问题 。“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艺术介入技术的过程之中了 。”随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 。而“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 。所以说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社会发展,技术革命,生活质量改善后的必然需求 。
设计美学的诞生可以说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他们既基于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又引领着人们的审美方向 。但是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何为美,又或是说什么样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美的?是让人看了之后能够产生愉悦的东西?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对于美的认知,是更多的出于本能的感受,还是我们的思维已经被某种理论所模式化 。既我们在看到某种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愉悦感是自然而然的本能,还是某种已经被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而我们又如何确定这个模式一定是正确的 。亦或是说,人类走进自己建立的迷宫,并沉浸在其中不知自己已迷失了方向,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不过,如果有个神,哦不,当然也可以是人站在这个迷宫的上空往下看,那展现在他眼前一定是很可笑的景象 。而在电影里这个人就是“凯”!
由于一个被“众神”丢弃的玻璃瓶突然降临在“凯”的村落里,给村子带了全所未有的“灾难”,于是“凯”踏上了“还瓶”的旅程 。整部电影在两种不同的视角间切换,布希族人“凯”和“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的碰撞,人类最质朴的本能感受与接受过设计美学“良好熏陶”的现代人类审美观 。在两方的眼中,对方都是丑陋的`,不可理解且可笑的 。正如电影中“凯”描述我们眼中的金发大美人是世界上最丑的“神”一样 。但是双方又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向往着美好和谐的生活 。不同的是,布希族认为他们已经处在这种美好生活之中并安于这种现状;而另一边则认为他们比原始人生活的更好,当然现在还不是最好,他们还在通往未来“最好”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着 。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过得比原始人好,比原始人美?因为“他们”有“漂亮的衣服”,原始人没有;因为“他们”有“可以随身携带的水瓶”,原始人没有;“他们”有“可以代步的汽车”,原始人没有;“他们”有“可以维持秩序的法律规定”,原始人没有……但是,这些东西真的是必要的吗?!它们真的是美的吗?!拥有这些东西我们还在通往“美好幸福”的道路上,而“什么”都没有的布希族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美好幸福”了 。反而是我们的一个用来通往“美好幸福”的工具——玻璃品,打乱了布希族的“美好幸福” 。这些东西,到底是给我们带来“美好幸福”,还是带来更多麻烦?正如,电影一开场说的那样,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学会了不断改造身边的环境,但是有趣的是,不断被改造的环境反而越来越复杂,以致人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着的复杂环境……想想电影里那位倒霉的生物学家的破车吧 。它是如此复杂与脆弱,以至于连它的主人都很难HOLD住它 。这样的工业产品真的是“美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