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于党员要求的诗词 毛泽东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的全文( 六 )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1949.04.29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
【注释】
柳亚子:名弃疾,字安如,号亚子,江苏吴江人 。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
后来成为国民党左派 。一九五八年病逝于北京 。著有《磨剑房诗词集》 。
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 。
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 。
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
“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 。见附诗 。
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
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 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
【注释】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
魏武、碣(jie2)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乌桓,路
过碣石山 。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
渤海里了 。曹操登临碣石山,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第二首有“东临碣石,
以观苍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民谣曰,“宁饮
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
逝 。
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
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五五年开工,五七年建成通车 。当时正在施工中,故
属“宏图” 。
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称长江为天堑,见《南史·孔范传》 。
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 。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
为行云,暮为行雨 。”
【题解】
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 。六月三日,第二次
游过长江,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 。四日,第三次游过长江,也是从汉
阳到武昌 。
七律 登庐山 1959.07.01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
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钟学坤的信,“九派,湘、鄂
、赣三省的九条大河 。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三吴,古称苏州为东
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
陶令:陶渊明 。曾作彭泽令八十八天 。
桃花源:见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一渔人溯着溪流而上,发现尽头处是一片
桃林,将一群秦朝避难者的后代,与尘世隔绝;他们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无优
无虑的隐居生活 。
【题解】
本诗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 。千
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当时毛泽东上山开中共八届八中全
会 。
他在九月一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 。自以
为可,可以上《诗刊》 。”又说,“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
也不好,那也不好,… 我这两首诗,也算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 。”
七律 答友人 1961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