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送别的爱情诗词 送别诗的意象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 , 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长亭 , 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 , 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 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 。劳劳亭 , 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谢亭 , 又名谢公亭 , 在宣城北面 , 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 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 , 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 , 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 那里原有一条灞水 , 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 , 遂称灞陵 , 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 , 常在那里分手;南浦 , 一是指专有的地名 , 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 , 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 , 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 , 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
第二 , 杨柳 。“柳”者 , “留”也 , 二者谐音 , 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 ,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 , 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 , 愁杀行客儿 。”
第三 , 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 表达浓浓的离情 ,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 ,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 , 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 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 , 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
第四 ,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 ,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 , “劝君更进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人分千里外 , 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 故许多离别诗 , 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 , 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
第五 , 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 , 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 , 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 “秋”能使志士失志 , 对现实失望 , 对前途悲观 。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 , 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 , 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 , 国势衰落 , 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 ,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 , 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秋代表了萧条凄清 , 代表了寂寞抑郁 , 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 , 赠别也罢 , 留别也好 , 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 , 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 , 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
长恨歌爱情离别诗句《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 御宇多年求不得 。
杨家有女初长成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天生丽质难自弃 , 一朝选在君王侧 。
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寒赐浴华清池 , 温泉水滑洗凝脂 。
侍儿扶起娇无力 , 始是新承恩泽时 。
云鬓花颜金步摇 , 芙蓉帐暖度春宵 。
春宵苦短日高起 , 从此君王不早朝 。
承欢侍宴无闲暇 , 春从春游夜专夜 。
后宫佳丽三千人 , 三千宠爱在一身 。
金屋妆成娇侍夜 , 玉楼宴罢醉和春 。
姊妹弟兄皆列土 , 可怜光彩生门户 。
遂令天下父母心 , 不重生男重生女 。
骊宫高处入青云 , 仙乐风飘处处闻 。
缓歌谩舞凝丝竹 , 尽日君王看不足 。
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九重城阙烟尘生 , 千乘万骑西南行 。
翠华摇摇行复止 , 西出都门百余里 。
六军不发无奈何 , 宛转蛾眉马前死 。
花钿委地无人收 , 翠翘金雀玉搔头 。
君王掩面救不得 , 回看血泪相和流 。
黄埃散漫风萧索 , 云栈萦纡登剑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