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10首( 三 )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
其三

【现代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10首】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作品注释
注释: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庾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画工毛延寿被杀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
臣 。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 。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 。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 。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 。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 。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 。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 。“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 。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 。“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 。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 。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 。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 。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 。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 。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 。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 。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 。“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 。“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 。“连”,指连姻,即“嫁” 。“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 。“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 。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 。“向”,这里是“在”的意思 。“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 。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