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因为《中国诗词大会》里冠军的一句话,已连着写了两篇关于刘禹锡的文字 。
对于这个被称为是“唐朝苏轼”,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两篇文又怎么能写尽呢?所以我打算写一个他的系列,希望喜欢的持续关注 。
这篇文,我想写一下刘禹锡的组诗《浪淘沙》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这九首诗,是刘禹锡从洛阳到长安,从长安到巴蜀,从苏杭到安徽,最后又回到洛阳,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画了一个巨大的圈圈后写下的,可谓是记录下了他的每一帧生命见闻 。
这一组诗,是刘禹锡的大总结,对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刘禹锡,非常重要,所以想全面了解刘禹锡的,很有必要看一下它们呢 。
下面我们就来一首一首的阅读,希望大家与我一起见证刘禹锡的人生历程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浪淘沙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这是写黄河奔流,还借神话传说来写,可谓是奇思妙想 。
第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非常的磅礴大气,后面一句“浪淘风簸自天涯”一烘托,让人感觉更加的气势恢宏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而下面一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刚好是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李白的是流下,刘禹锡的是直上云霄,是充满昂扬的斗志和向上的精神 。
最后一句 “同到牵牛织女家”,落的非常好 。前面都是宏大,本想会气贯长虹,一发不可收拾 。但刘禹锡就是不按常理出招,所有的豪情到这里马上一勒一束,放到了“织女家”,让诗立马充满了一种迤逦浪漫的色彩 。
所以,这也是这首诗历来被最为称道的原因 。
既然写了黄河,刘禹锡怎么忘记写一下家乡门口的洛河呢,所以第二首就写洛河了 。
浪淘沙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刘禹锡写起故乡的水,完全是用白描手法在写,春日桥边,碧流琼沙,陌上风疾,鸳鸯浪花,多么美的一副图 。
这里只是客观呈现,没有加入一点刘禹锡一贯的强烈主观 。
我们可以看出,他写的是他内心的温柔,大概所有的游子对故乡的惦念都是这样的温柔吧 。
作为一个地道洛阳人,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里也是感觉异样的美好,虽然跨越千年,而洛水在我们所有洛阳人的心中,真的还是那种最初的样子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三首浪淘沙,这一首刘禹锡写的是汴京的汴水 。
浪淘沙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
我们仔细的读几遍这首诗后,我们会发现,刘禹锡写汴水,言语中依然带着温柔 。
大概所有的中原之水都是同根同宗,刘禹锡与它们有割舍不掉的血脉渊源,所以在温柔洛水的时候,他顺便也把汴水也很是温柔了一把 。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说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让人的思绪立马变得厚重久远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我们继续往下看,到这第四首《浪淘沙》时,刘禹锡是又跑到了如今的湖北武汉,登过了黄鹤楼,遥望起了鹦鹉洲 。
浪淘沙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
这首诗,有人说是写闺怨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青楼里的女子,看到“鹦鹉洲头浪飐沙”,思绪飘散,开始思念起自己的相好 。慢慢又埋怨起来,说燕子都争着归巢呢,你这个挨千刀的,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
这样理解应该也没问题,但是我理解为,这是刘禹锡写他自己 。
写他看到鹦鹉洲上浪飞沙,看到群燕归巢,想起了庸常碌碌之人,而自己独自清醒,不愿随波逐流,自己想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 。
浪淘沙古诗|塞下曲古诗



感觉只有这种理解,才比较符合刘禹锡呢,诸位又是怎么看呢?欢迎文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