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古诗词 求压an韵的古诗

1、《初过汉江》
唐代:崔涂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
译文:襄阳的景致应数岘亭最好看,渡口行人稀少一年将要过完 。替我告知习家多多置办美酒,夜里迎风冒雪过江倍觉严寒 。
2、《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 。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 。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an古诗词 求压an韵的古诗

3、《浔阳春三首·春生》
唐代: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
译文: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 。春天每到一处,先派遣“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们春天将来临,再遣“啼鸟”说明春天到来的缘由 。
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 。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理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 。
4、《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
5、《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押“an”韵的古诗有哪些?

  1. 《虚池驿题屏风》
    宜芬公主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 。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 。
    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
  2.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3. 《紫骝马》
    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
  4. 《大剑送别刘右史》
    卢照邻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
  5.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求押an韵的古诗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古诗中的an韵是什么意思绝句的话就是2、4句最尾的一个字的韵母是an
律诗的话就是2、4、6、8句最尾的一个字的韵母是an
在古诗词里an和ang是同韵吗?在古代是可以算押韵的 。
寄韩谏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 。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
我认为如果“安”字不作为押韵,那就应当是“仄”声 。这诗就无法读下去了 。
没有an、ang音的古诗或现代诗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 。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