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雷雨读后感怎么写?( 二 )


周朴园与周繁漪,虽为夫妻但没有感情,繁漪吃了好多年的药,吃腻了,不愿意吃了,而周朴园却逼着她喝下去,但只是为了建立一个最圆满的,最有秩序的家庭 。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形象 。
第二幕,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 。周朴园在家遇见鲁侍萍,他开始并不知道他是侍萍,只是打听一下关于侍萍的事情,后来经过对话知道了站在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态度立刻转变,喝问:“你来干什么?”后来想用钱来打发她走,而侍萍却撕了支票 。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被抛弃人的悲惨形象 。
第三幕主要讲述在鲁贵家中,鲁贵与鲁大海的冲突 。
第四幕,最精彩的一幕 。四凤与周萍想要一起走,侍萍知道真相,不同意,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侍萍双手合十,祈祷着上天若要惩罚这违背人伦道德的事,就来惩罚她自己,刚要放他们走 。周繁漪却冲了出来,在于周萍的对话疯狂起来,叫来了周朴园,最终周朴园说出了真相,周萍呆在那,四凤冲了出去,周冲也跟着出去,伴随着两声惨叫,两人双双触电身亡,周萍也饮弹自尽 。
悲惨的结局,给人以震撼和无限的想象,本是美好的爱情却发展到最终的死亡,这只能怪这腐朽的旧制度 。是这旧制度产生的人导致这一切,人们的心都被利益染黑了,心中只有钱,去不顾别人的死活,如文章中的鲁贵与周朴园 。正是由于这,进而产生了悲剧的鲁侍萍与四凤,疯狂的周繁漪,以及无辜的周冲 。
作者曹禺这篇著作,揭示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寄托了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有人评价:作者追求的,是“大融合”的戏剧境界,他包含了人类戏剧的精华 。是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的融合,是东方文学与西方的融合 。
我们记住了《雷雨》,亦不能忘记他的伟大的作者,我们应怀着感恩的心去读书,且不止这,应该怀着感恩的心读千万本书,感恩这些伟大的作者们 。

中学生雷雨读后感怎么写?


初读了《雷雨》,剧中那八个或可爱,或可恨的人物就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封建家庭里,这八个人物是怎样经历了一场使一切梦想破灭的雷雨啊!
在这八个人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繁漪,这个文弱、明慧的女子,受过一点新的教育,但仍是一个旧式女人,正是这矛盾的思想造就了她的性格 。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 。周家压抑的家庭环境和十八年的不平等待遇,更是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周朴园的前妻所生的儿子周萍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欲望,她将这一点爱看作全部的希望,牢牢抓住不肯放手,以至于“客厅闹鬼” 。得知周萍爱上四凤时,她这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不得不铤而走险,做着孤注一掷的反抗,但这终究只是一场困兽之斗,她的行为不但没有拯救自己,反而敲响了周家的“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