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最为勇猛善战的儿子,最后却死于这种结局

曹操的后代相比较于东吴和蜀汉的后代,明显要更加优秀一些,不论是曹植曹冲的文采谋略,还是曹彰的勇武,都是非常优秀的 。那么最为勇武的曹彰最后的结局是如何呢?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灭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 。比较真实一点 。

第一种说法【疾薨之考】
任城王曹彰是曹操诸子中最具军事才能的,可惜在《三国演义》中只有2次出场,并未给读者留下太深刻印象,而在《三国志》中因为曹操诸子中尚有曹植这样“才高八斗”的旷世奇才(才高八斗是谢灵运形容曹植的,说天下人的才华如果有十斗的话,曹植有八斗,我占据一斗,其余的人总共只有一斗的才华) 。曹冲这样的天才,由于年仅13岁时便英年早逝,他也没有机会绽放太多光芒,几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
《三国志》载: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 。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 。诏曰:“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 。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 。增邑五千,并前万户 。”黄初二年,进爵为公 。三年,立为任城王 。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至葬,赐銮辂、龙旂,虎贲百人,如汉东平王故事 。这一段中可以看到,曹操在死前是想见见曹彰的,或者只是单纯的想念,或者就是有事安排,但总之曹彰并未在曹操离去之前赶回 。在三国志中的记载里曹彰还是比较受曹丕信任的,曹丕对待兄弟比较刻薄是出名的,但是对曹彰还是一直都有封赏的 。任城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宁附近,黄初四年也就是公元223年 。三国演义在78回中曹操死后曹彰的举动也是有些记述的,也就是曹彰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二次出场也是最后一次出场,据三国演义记载:曹彰提兵而来,但他自己坦承自己是奔丧而非夺权,最终“只身入内,拜见曹丕 。兄弟二人,相抱大哭 。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 。丕令彰回鄢陵自守,彰拜辞而去 。”这些内容其实也不完全是小说家的杜撰,也是有些依据的,而这个依据就和曹彰的死也有些关系了,裴松之说: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 。说是因为曹彰在曹操死后曾向贾逵打听过魏王的印玺的事,曹丕认为他有不轨的想法,因此来朝见时故意怠慢他,而曹彰受不了这种怠慢,于是忿怒暴死 。

第二种说法【食枣中毒】
南朝刘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
魏文帝忌任城王骁壮 。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枣 。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 。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