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 二 )


唐 祭扫

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 。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百思特网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 。《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
清 卖柳条

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
《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 。』《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百思特网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今盖师其遗意也 。』
唐 浴佛节

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 。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 。此风迄宋明依然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 。』《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 。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 。今尚沿其旧也 。』
明 饮菖蒲酒

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 。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 。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 。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 。金刀细切传纤手,玉轻浮送异香 。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 。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
清 拜魁星

民间风俗|我国民间古代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