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声音的诗词 形容人声音的诗句

1、《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原文:
唧唧复唧唧 , 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 , 惟闻女叹息 。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 , 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 , 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
2、《七发》两汉:枚乘
原文:
练色娱目 , 流声悦耳 。
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 , 扬郑、卫之皓乐 。
译文:精选美色娱悦心目 , 流美的歌声悦耳动心 。于是唱起《激楚》的急促的音调 , 弹奏郑、卫的动听的乐曲 。
3、《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我闻琵琶已叹息 , 又闻此语重唧唧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形容人声音的诗词 形容人声音的诗句

4、《玉女舞霓裳》唐代:李太玄
原文:
舞势随风散复收 , 歌声似磬韵还幽 。
千回赴节填词处 , 娇眼如波入鬓流 。
译文:女子的舞姿随风散开又收起婀娜身影翩翩起舞 , 歌声如乐器一样铿锵有力既富有韵律又十分悠扬 。她翩翩起舞以目传情 , 发鬓之间的那对娇眼 , 如水波一样清澈让人神魂颠倒 。
5、《后庭花·清溪一叶舟》元代:赵孟頫
原文:
采菱谁家女 , 歌声起暮鸥 。
乱云愁 , 满头风雨 , 戴荷叶归去休 。
译文:一群美丽纯洁的农家少女唱着渔家歌谣 , 歌声飞入荷花丛中 , 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 , 突然风雨欲来 , 采莲少女却处乱不惊 , 从容不迫地采下一茎绿荷叶戴在头上作雨具 , 返舟归家 。
形容”声音好听“诗句1、“此曲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 。”
《赠花卿》
唐代: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 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 。
释义: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 , 一半飘入了云端 。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 , 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形容人声音的诗词 形容人声音的诗句

2、“冯夷空自舞 , 楚客不堪听 。”、“苍梧来怨慕 , 白芷动芳馨 。”
《省试湘灵鼓瑟》
唐代:钱起
善鼓云和瑟 , 常闻帝子灵 。
冯夷空自舞 , 楚客不堪听 。
苦调凄金石 , 清音入杳冥 。
苍梧来怨慕 , 白芷动芳馨 。
流水传潇浦 , 悲风过洞庭 。
曲终人不见 , 江上数峰青 。
释义: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 , 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 , 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 。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 , 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 , 穿透力是那样强劲 , 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 , 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 , 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 , 在乐曲的感召之下 , 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 , 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
曲终声寂 , 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 , 江上烟气消散 , 露出几座山峰 , 山色苍翠迷人 。
3、“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遂令天下父母心 , 不重生男重生女 。
骊宫高处入青云 , 仙乐风飘处处闻 。
缓歌慢舞凝丝竹 , 尽日君王看不足 。
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释义: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 , 变成重女轻男 。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 , 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
轻歌曼舞多合拍 , 管弦旋律尽传神 , 君王终日观看 , 却百看不厌 。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 , 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
形容人声音的诗词 形容人声音的诗句

4、“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 , 江上数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