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七律诗词 什么是七律诗( 四 )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愁4。“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
回答者: 林逸烟 - 状元 十五级 9-2 10:46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
〔五岭逶迤(wēiyí威移)腾细浪〕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逶迤”)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 。“腾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 。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 。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绞车渡(又称绞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所以说“云崖暖” 。
本句“水拍”原作“浪拍” 。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 。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 。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 。”《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
〔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 。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 。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 。桥长约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 。中央红军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板已被敌人拆掉,红军先头部队的英雄战士在对岸敌人的炮火中攀缘着桥的铁索冲了过去,夺得此桥 。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 。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几十座山峰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 。
〔三军〕古时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
回答者:爱虎先生 - 经理 五级 9-2 10:48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
回答者:万事通也 - 举人 四级 9-2 10:49
七律 长征 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
注释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
〔五岭逶迤(wēiyí威移)腾细浪〕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逶迤”)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 。“腾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