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图片大全静夜思 静夜思古诗词配图

【诗歌原文】《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白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 ,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 不由得低头沉思 , 想起远方的家乡 。
古诗词图片大全静夜思 静夜思古诗词配图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 , 时李白26岁 。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 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 ,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
2、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
诗的前两句 , 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 , 白天奔波忙碌 , 倒还能冲淡离愁 , 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 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 , 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 , 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 , 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 , 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 , 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 , 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 ,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 , 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 , 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 , 他翘首凝望着月亮 , 不禁想起 , 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 , 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夜思
古诗词静夜思教案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 , 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 , 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 , 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 , 当天黑下来的时候 , 
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 , 想家里的亲人 。
二、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 , 讲解古诗含义 。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 , 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 , 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 , 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
疑:怀疑 , 误认为的意思 。
举头:抬起头 , 举是抬的意思 。
思:思念 , 想念 。
3.幼儿学习古诗 , 教师指导 。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
5.为古诗创编动作 , 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
三、结束
“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 , 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
教师讲评 , 为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 。
带图片的古诗词有哪些?1、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 , 半缘修道半缘君 。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 , 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 , 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 , 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 , 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 , 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
2、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 自弹自感暗低容 。
弦凝指咽声停处 , 别有深情一万重 。
译文
月夜抚琴 , 明月映照下紫色衣袖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 , 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 。如泣如诉的琴声达到顶点时戛然而止 , 真是在这无声之中蕴含着绵绵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