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平仄标法 古诗如何分平仄( 二 )


诗词平仄标法 古诗如何分平仄

扩展资料: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 。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话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例如: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白话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律诗平仄
定风波 苏轼 平仄标法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平仄标法如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白话译文:
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徐行 。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 。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寒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
诗词平仄标法 古诗如何分平仄

扩展资料: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的第三年 。它用了一种抱韵,通篇押某一个韵的同时,中间又换韵,换韵夹在里头 。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声”,“吟啸且徐行”的“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晴”,都是用《词林正韵》十一部的平声韵,押同一个韵部;
中间却几次换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怕”跟“马”都是押《词林正韵》第十部的去声;“料峭春风吹酒醒”的“醒”,和“微冷”的“冷”,都是押十一部的上声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两个qù又都是押四部的去声韵 。
词人以一次途中偶然遇雨这一件生活当中极平常的小事,来生发人生的议论,小词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境,表达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的微妙一瞬获得的这种顿悟和启示 。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这里反映了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生活态度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风波
怎样看出诗词中的平仄?诗词中平仄乃至格律的知识是比较复杂的,一下子讲不完,这里给你讲解几个比较常见的点,也有助于你辨别诗词的平仄 。

  1. 平仄的识别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时的通用汉语虽然每个时期语音都不一样,但基本上有平、上、去、入四声 。其中,平对应今天的阴平、阳平,也就是一声二声 。除此之外都是仄声 。今天入声在普通话中已消失,只存在于少数方言当中 。也就是说,今天的三四声都可以大致认作仄声 。当然,由于古代字音和现代有较大差异,所以,要仔细区别平仄还应考查字的古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