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观后感如何写?( 二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整片电影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我想这是很巧妙和符合故事背景的,如果在电影中柯景腾对沈佳仪说的不是“我喜欢你”而说的是“我爱你”,整片电影就失去了很多的意义,而“喜欢”这词却是整片电影的精粹,喜欢,是多么纯洁的字眼,是一种欣赏,是电话里,书本上,T恤衫上满满的感动,但“爱”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或许能爱沈佳仪的也只有影片最后那个眼睛不怎么正的大叔新郎吧 。按本人理解,电影可以按这个词分成四个部分:
First。电影最早的“喜欢”是朦胧的,并没有说出口,如沈佳仪对柯景腾的特殊“辅导”、柯景腾与沈佳仪的发型甚至是背后T笔这小动作,无不是透露着两人的暧昧 。这一段的剧情是本人最喜欢看的,因为最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个人认为最为经典的就是几个人一起扎马尾的那段,让本人升起了莫名的温馨感 。题外【不知不觉中想到了初中的女同桌,也就是我的前女友,虽然当时感觉并没有多漂亮,但经过回忆的装裱却是那么的出众 。初恋总会留下一些东西,微风拂过浅浅的刘海,甜甜的酒窝,尽管没有被扎的满衬衫都是笔渍,但黄昏的一缕阳光总会照到胳膊上被掐的淤青......】
Second 接下来的“喜欢”本人认为是坚持,沈佳仪可能是因为考试当天痛经原因,考试考砸后并未能理想化的和主角进同一个学校,当然就算考好了也未必能在一所学校里,我想故事中的男主角安慰女主角的时候,也就是轻抚女主角背部的那个镜头的时候,柯腾同学内心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尤其当时处在青春期,但老套狗血的安慰在故事背景及脱衣服当纸巾的小动作下变成了唯美,我想如果抚背这动作变成了拥抱就让这部纯纯的感情片变成了传统的爱情剧,在这部分里,本人最喜欢的是毕业后分道扬镳时的那句柯腾内心的旁白,原话想不起了,大致是“一个没有沈佳仪的地方”故事背景是火车 。到了新环境,柯腾一直坚持每天排队给喜欢的人打电话,我想在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应该已经明朗了,但在两人台北见面后在铁轨上的对白却让本人一片疑惑,因为当柯腾对佳仪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慕后,佳仪却让柯腾好好的想想 。【当年刚上高中的时候,心情和主角们是一样的,和她也是分道扬镳,暑假艰苦的十七天军训,不让带手机,我打爆了七张电话卡,那时中午吃饭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教官卡表,不回宿舍的会重罚,我总是不吃午饭打一中午电话,不说什么要紧事,但就是特渴望听听她的声音】
Third 这段的“喜欢”本人将他定义为无奈,两人的关系本应该顺利的发展,但在这段起了
转折,也许真是柯腾的“幼稚”而举办了一个让早熟的沈佳仪无法理解的比赛,在这段中本人不断的把自己代入柯腾,试问自己会怎么办,但做为感情白痴的我却越想越乱 。人们总是喜欢在事情发生后来讨论“如果”,说实话,本人十分讨厌这个“如果”,因为在类似时候出现“如果”一词就说明了事情的不完美,但在这里,本人不得不对柯腾与佳仪表示惋惜,明明相互有着好感却是“莫名其妙”的悲剧结尾,让一向信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我一阵心堵,如果男女主角能够在宿舍门口互相有个让步;如果柯腾能在当时说出办这种“无聊”比赛的原因并正式做个彻底的表白;如果事后双方能放下所谓的面子缓和之间的气氛,而且就算是在地震发生后的那通电话里也还是有机会···太多的如果,但这却还是变成了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