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皇帝诗词 描写“皇帝”的诗句有哪些( 二 )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
译文: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 。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 。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
4、《汴京纪事》
宋代:刘子翚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
译文: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5、《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
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 。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 。
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 。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
描写皇帝登基的句子登基大典是为新皇帝继位所举行的一个重要的宫廷仪式,登基大典会在老皇帝死后一个月之内择吉日举行 。在古代,多数情况下老皇帝死时下一代皇帝和大臣们都会在身边,老皇帝一断气,大臣们会立即参拜新皇帝,这个其实就已经算是继位了;先帝死后,新帝登基大典之前这段时间,新皇帝(尽管他还没举行登基大典)仍会被大臣们称为皇上 。等举行完登基大典后,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
“即立”在周代青铜器铭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如元年师兑簋铭文中有“惟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在周,各康庙,即立 。”又如谏簋铭文中有“惟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师录宫 。旦,王各大室,即立 。司马共右谏入门立中廷 。” 根据刘雨《近出殷周金文综述》等资料辑录的西周青铜器金文出现“即立”的情况,可明显看出西周金文“即立”有一定的格式 。最典型的是四十二年逑鼎的铭文,相关部分为:“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穆宫 。旦,王各大室,即立” 。本句可分为若干部分,第一部分是时间,本句中为“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有纪年有纪月有月相有纪日 。第二部分是“王”在某宫庙,本句为“王在周康穆宫” 。第三部分是王“格”大室而即立,“格”字有的学者释读为“各”字,《尔雅》“格,至也” 。本器金文第三部分为“旦王各大室即立” 。用现代汉语说这个“即立”的格式的话,就是某年月日,周王在某宫庙,清晨周王来到大室,即立 。在“即立”之后,金文就会记录在场的王臣以及周王的册命或赏赐等 。前述二十余篇出现“即立”的金文,都严格地遵守这个格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二十余个“即位”格式句的第一部分时间的纪年,有“元年”有“十又一年” 有“卅年(三十年)”有“卌又二年(四十二年)”等,可见当时的“即立”并不一定在纪年元年 。
楔子明史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 。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 。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弘治十八年五月七日早朝时,皇帝朱佑樘宣布退位给未满十六岁的太子朱厚照,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感到震动 。同年六月新皇朱厚照正式登基,年号正德,改明年为元年 。当一场隆重庄严并且前所未有的登基仪式在京城举行之后,大明皇朝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太上皇,与首个真正以嫡长子身份登临皇位的第十位皇帝 。而在这个时候,却还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传承上百年的大明皇朝也迎来了她彻底改变的时机,一个更加辉煌强盛的皇朝将在世界的东方傲然独立 。第001章登基大典天灰蒙蒙的,明亮的启明星才刚刚落下,连太阳都尚未升起,朱厚照却早已在宫人的帮助下穿上了一身黄色的衮服,他的双手放在膝上静静的等待着,整个房间内都静悄悄的,仅为偶尔衮冕上的珠串会随着他的呼吸摆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今日的乾清宫已经被宫人们整理打扫得焕然一新,但是室内的众多摆设都没有变动 。他的视线一寸寸的打量着这座熟悉却又陌生的宫殿,儿时与父皇相处的一点一滴不时在他心中划过 。从今天开始这座紫禁城中最尊贵的宫殿与这个国家就要更换主人,完全的属于他了 。洪亮的钟鼓鸣声打破了紫禁城的安宁,也唤醒了朱厚照的沉思,他听到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之后便是刘瑾轻声的通报声,“殿下,时辰到了!”“知道了!”他应了一声,吸了口气起身,清亮乌黑的眸子中已经满是坚定与憧憬 。朱厚照拉开大门走出宫殿的时候,钟鼓声已经鸣了三响,那意味着礼部的官员们已经结束了在天坛、先农坛与太庙的祭祀,盛大而隆重的登极仪式即将要拉开序幕 。天安门外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早已等待多时,在他们的翘首以盼中朱厚照的天子仪仗终于在城楼前停下 。由于是旧皇直接禅位,朱厚照自然不用身着孝服,皇宫中张灯结彩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继位,而整个仪式也是一片欢快而轻松的气氛,礼乐飘飘 。随着朱厚照下轿步行,缓缓登上天安门的城楼 。官员们的视线全部都落在这位自出生开始就被宠极一时的新皇身上 。在官员们的眼中新皇一身金黄色的衮服,龙袍上绣着的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他的步伐均匀,每一步都坚定沉着,数万人的视线与注目仿佛对他没有一丝影响,沉稳的气质完全看不出他仅仅是一位不满十六岁的少年 。随着朱厚照开始在天安门上进行祷告祭天,与天地沟通,官员们不安地心也渐渐的安定了下来,新皇稳重的表现让他们对未来开始充满信心 。此时的朱厚照却不知道官员们的心思,他正装模作样的跟着礼部的人进行祭天 。祷告天地是新皇继位的必要仪式,之后还要与各路神仙一一沟通才能继续开始仪式 。刚开始朱厚照还有几分虔诚之心,毕竟在这个时空中那些仙魔鬼怪是真正存在的,但是中国的神话体系是非常完整的,除了道教还有佛教的各类神仙,因此一次性需要“沟通”的神仙们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偏偏他又根本感受不到任何所谓的神谕,重复的动作做上几十次以后,他终于心烦了起来 。好不容易在他心中还没开始腹诽前祷告总算是完毕了,他立刻逃跑一般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心中兴庆还好这样的仪式一生只要经过一次 。沿着高高的台阶一路向上,朱厚照进入太和殿就座,等到他坐定之后,在午门外广场等待多时的文武百官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大殿上表道贺 。宽大的龙椅对他来说还显得有些大,尽管铺上了软软的垫子他还是觉得硬邦邦的坐得有些不舒服,若是正在上表道贺的官员们知道这位新出炉的皇帝正在嫌弃这张人人都想做的龙椅,只怕会被他气的吐血 。朱厚照的双手扶着龙椅两边把上的黄金龙头,心中却感慨万千,自己前世不过是一个民主民权社会的普通士兵,现在却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不由得只能感叹人生无常 。其实在他心里还对于朱祐樘不和他商量就将他推上皇位有些怨念,即使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继位,他却没想到会这么早,所以才会有诸多抱怨 。直到新任司礼太监王岳开始宣读诏书,朱厚照才又将心思放在了登基仪式上 。读完诏书他的皇帝身份便正式确认了下来,接着同样一身明黄衮冕的太上皇朱祐樘在百官的叩拜声中走进大殿,微笑着挽着他的手走出大殿,来到太和殿外高高的丹陛之上 。太和殿的广场之上站满了百官与士兵,这些都是品级不够入殿的大臣 。当着这些臣子的面,朱祐樘从身后的萧敬手中接过一方木匣,小心翼翼的将之打开 。木匣中放着一方雕刻着盘龙的玉玺,旁边放着一根金符,朱厚照知道这就是象征着最高皇权的两样东西——六方玉玺中的皇帝之玺与掌管天下军队的金符 。朱祐樘淡笑着将那木匣交到他手上,然后取出了那方玉玺,吩咐道,“把手指咬破!”朱厚照心中满是不解,却还是按照他说的去做,听话的伸出右手食指放到唇边咬出一道血痕 。在他疑惑的眼神中,朱祐樘单手半托着那玉玺在两人眼前,又道,“把血涂在龙的眼睛上面 。”看着父皇认真慎重的表情,朱厚照只能按他说的一一照做 。这并不是那枚从秦朝流传下来,由和氏璧而成,然后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宝贝玉玺,尽管这枚玉玺也被称为传国玉玺,却只不过是在开国时太祖传下来的 。真正的那方传国玉玺早在元朝败退之后便销声匿迹 。虽然这方玉玺在平时很少使用,仅仅作为一种传承,不过朱祐樘也曾经让他看到过好几次 。他的印象里,似乎与父皇平时使用的那几枚玉玺也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奇之处,也许唯一特殊一点的地方就是玉玺上方雕刻的龙 。在这枚玉玺之上是两条怒目相视的五爪金龙,它们盘横在六寸大小的底座上,两只前爪交握在一起看起来似乎正在进行拼死的争斗,显得十分狰狞,与其他玉玺之上祥和的盘龙完全不同 。朱祐樘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却故意保持神秘不回答,将那玉玺放到了他的手中,等他捧好以后才道,“用神识好好感受一下 。用真气!”朱厚照好奇的将心神沉浸在这方玉玺中,静静的感受着玉石的脉络 。从他指尖还微微的放出了一股细细的真气,沿着玉石的纹路仔细的探察着这玉玺的秘密 。当真气在这玉玺中蔓延开来,朱厚照突然发现自己与这方玉玺有了一种无比契合的感觉,就像这玉玺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他曾经也有过这种相似的感觉,当初轩辕夏禹剑认主的时候就有点像是这样 。难道这个玉玺也是一个法宝?他的心中不由得惊叹起来,可是接下来他却更为吃惊 。随着他对用真气探完这玉玺,将真气收回体内之后,慢慢的有一股细微的能量从玉玺中传了出来,沿着手指接触玉玺的地方传入了自己的体内 。心知父皇定然不会害他,所以他只是惊讶的分析着那股能量,那并不像是真气,却又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一般 。那股奇特的能量随着真气的运转附着在筋脉中,剩余的则全部进入了丹田,然后朱厚照惊奇的发现自己对于天地灵气的感应与吸收突然好像加倍了 。这种奇特的能量好像天生对于灵气有着一种吸引力,他并没有刻意去吸收,那些天地灵气就已经如同前仆后继一般涌入他的体内,虽然朱厚照以往修炼速度就很快,但是却从来没有如同这样畅快淋漓的吸收过灵气,那种好像大热天里一口饮下一碗冰凉解渴的酸梅汤般的爽快,让他忍不住完全沉浸其中 。正在吸收灵气的朱厚照没有发现在他完全掌握这个玉玺之后,一股强大的威压隐隐从他身上散发开来,如同扔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波浪,那股强大而充满威仪的压力以他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首当其中的就是离他最近如同刘瑾、萧敬等一般的近侍,像刘瑾这样不懂武功的还好一点,他们只是觉得新皇朱厚照似乎突然之间便得高大起来,尽管感觉到压力,却只是觉得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皇家风范 。而如同萧敬与守卫太和殿的锦衣卫这般懂得武功的表现就比较不堪了,当他们刚刚感受到这种压力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运功去抵抗,但是那种感觉就像弹簧一样,越是拼命抵抗那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威压就越重 。没有多久这些人就开始有些功力不济,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滴答答的滚落下来,一个个都满脸惊骇的望着发出这种气势的朱厚照 。由这种能量引发出来的威压像是天性能分辨人的强弱一般,个人能力与精神力强的人就施加得多一点,而那些普通一些的人就施加得少一些,虽然柔和而没有伤害力,但是却像是一个烙印一般留在了在场的文武百官精神之上 。在场的人里面唯一没有太大影响的仅有朱祐樘而已,他满脸喜悦的望着朱厚照,回想起自己当初即位是只能引发出不到十丈的可怜威压,相比起来,这一幕让他心中充满了欣喜 。自己的决定果然没有错,能够将这方皇玺发挥出如此大声势的人只怕也知道自己的照儿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终于有人忍不住跪倒在地高呼起来,在有人带头的作用之下,众大臣、士兵将士都不约而同的一排排跪倒下来,口中高呼万岁,太和殿前的广场设计时本就有回音的效果,上万人的呼喊声被增幅如同地动山摇般震撼 。朱厚照的心神终于收了回来,他敏锐的六识让他能够清楚感受到,原本那些心思各异的大臣们如今心中却都充满了虔诚,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是真心的将自己当作是天地之间最尊贵的皇帝 。心里知道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广场中的百官,于是他试图收回那股突如其来的威压,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进入自己体内的那股能量短短时间居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原来不是能一直留在体内的!朱厚照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也就不再贪心,若是能一直如此剧烈的吸收天地灵气似乎也太过骇人了 。他试着再输入一股真气进入玉玺之中,但这次他却失望了,那股神秘的能量再也没有出来 。他不满地瞥了一眼在身旁淡笑的父皇,看来这其中的奥妙只能等晚上再一一盘问了!“呵呵,还不快读即位诏!”朱祐樘被他懊恼的表情逗笑了,提醒道 。他知道这儿子对于能提升自己实力的东西肯定充满了兴趣,不过现在可不是解释的好时机 。“难怪您的实力能提升得这么快!”朱厚照忍不住嘟哝了一句,任谁能像刚才那样汹涌的吸收灵气如果提升速度不快反而是反常了,切,枉费之前自己还真的以为父皇是天赋异禀呢!看来这个臭父皇还有很多秘密没有告诉自己!哼!他朝着朱祐樘皱了皱鼻子,然后对着文武百官开始宣读即位诏 。所谓的即位诏只不过是一套固定的仪式,也就是登基大典最后的一项,由新皇先颂列祖列宗、皇明基业,接着再开始赞美先皇,将前一代皇帝吹的无比的圣明贤德,再然后是述说自己登基做皇帝的经过与感言,同时宣布新朝的年号 。最后,朱厚照还必须以新任皇帝的身份,说出新朝的治国方针:“朕以冲龄,统承鸿业,仰承父恩,殷勤教诲,巨细无遗 。迨亲政后,振奋图强,敬报父恩 。尔等百官,文武皆贤,股肱之臣,赞予重用,光昭旧绪,愈茂新猷 。”朱厚照将这段绕口的治国方针顺利的背完以后总算是松了口气,这些话可是他想了好久好久,最后请父皇一番改过之后才最终定下来的 。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告诉百官,自己这个新任的皇帝还是会器重前朝的大臣们,并且会继续任用他们共同治理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安定由于改朝换代而开始浮动的人心 。当大臣们再次跪倒高呼万岁以后,朱厚照终于露出了今天最动人的一抹微笑,因为他知道这个磨人繁琐的登基大典总算是完结了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皇帝|世界最厉害的十个皇帝,历史上十大皇帝排行榜
- 唐朝|唐朝十大明君,唐朝著名的皇帝明君都有谁
- 皇帝|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排名,古代十大短命皇帝排行榜
- 皇帝|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古代年龄最小的十大皇帝
- 唐朝|唐朝最厉害的皇帝有谁,唐朝最厉害的二位皇帝
- 皇帝的道歉【外二篇】
- 甘肃|甘肃10位开国皇帝,甘肃开国皇帝有哪些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