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剪贴板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作文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蔚县的王老赏大弟子周兆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 。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 。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这类作品看起来生动形象 。
以岁时节令为例 。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 。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 。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 。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 。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 。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 。十月一日寒农节,晋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再从红白喜事来看 。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 。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 。送殡仪仗中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 。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可贵的是它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 。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 。《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真挚 。《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 。《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 。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以比喻“多子” 。新媳妇怀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等 。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 。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 。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 。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 。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 。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 。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晋城磁性剪纸在我国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剪纸文化中加进了科技元素,使其更为时尚,应用更广泛,体现了科技进步的价值理念 。人们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树 。那么,我们说这剪刀下的艺术便是常青树上的花和果 。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土生土长,土香土色,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 。——广灵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而著称 。它的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 。程序是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 。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他们以简单的工具,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龙飞凤舞地刻制出许多成品 。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这样既能使涂上的颜色鲜艳水灵,又能保证剪纸存放较长时间 。广灵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声誉,现已销行到法国、美国、日本、波兰等国,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 。——磁性剪纸 (MAGNETIC PAPER-CUT)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在全国独树一帜 。磁性剪纸可以靠自身的磁性吸附到磁性相框、磁性画轴、磁性书写板上,也可吸附到冰箱、防盗门、汽车、文件柜、文具盒等铁制物体上 。喷少许水或洗洁净也可贴附在玻璃或其它光滑表面上去 。磁性剪纸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剪纸的透雕特点和剪纸的透空效果 。磁性剪纸是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磁性剪纸对剪纸的贡献体现在:一、磁性剪纸扩大了剪纸的市场;二、磁性剪纸丰富了剪纸理论;三、磁性剪纸增强了剪纸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技法上有创新,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 。磁性剪纸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42006715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8月17日授予专利权 。磁性剪纸专利在我国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剪纸文化中加进了科技元素,使其更为时尚,应用更广泛,体现了科技进步的价值理念 。河北蔚县剪纸河北蔚县剪纸,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 。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 。早期当地还盛行供花鞋、荷包、枕头上刺绣用的“花样” 。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 。蔚县剪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 。代表人物是王老赏(1890—1951) 。蔚县剪纸的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其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为:设计造型——薰样——雕刻——染色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蔚县剪纸当地俗称“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种类有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这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璀璨,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把它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分外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显得特别的鲜灵活脱,别具着一种欢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 。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祁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 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百幅戏剧脸谱,剪纸挂历,台历,金箔剪纸等多种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蔚县剪纸的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使蔚县剪纸这门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更加灿烂,辉煌 。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 。陕西民间剪纸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 。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 。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 。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 。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 。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窗花最为普遍 。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 。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 。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 。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 。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 。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 。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 。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 。生动,想象力丰富 。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 。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采 。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 。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 。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 。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 。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 。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 。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你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 。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 。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 。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 。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 。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 。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山东民间剪纸北方派——山东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