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诗眼是什么东西 诗词中的词眼是指什么( 二 )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香靥凝羞一笑开 。柳腰如醉暖相挨 。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阑无绪更兜鞋 。眼边牵系懒归来 。---《浣溪沙》
揩试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 。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 。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 《念奴娇·风狂雨横》
古诗词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怎么写?古诗词是泛指清代及以前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律规范的一类韵文体裁 。这类体裁分为诗和词两类,从形成的时间看,词的形成要晚于诗 。其中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指唐代之前的各个时期的诗歌,象诗经中的各篇,楚辞各章以及汉代及南北朝的乐府诗歌,都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是在唐代逐渐形成的一种句子整齐、格律严谨的诗歌,通常为五字或七子一句,两句作一联,联与联押韵,且通常押平声韵 。其中两联成篇的,即四句为一首诗的,称为“绝句”,五字句的叫做“五言绝句”或简称“五绝”,七字的则称“七绝”;还有四联成篇的,即八句一首,称为“律诗”,五言的叫“五律”,七言叫“七律” 。这两种类型是近体诗中最常见的 。
词也是在唐代产生,五代开始逐渐兴起,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 。故文学史常称“宋词” 。词是一种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体裁,故也称“长短句” 。但是,词是依傍当时的歌曲曲调来创作的,故有曲调作为其各律规范,每种曲调的名称,即是词牌,词牌即规定了该词的格律,而与词本身的内容多无关系 。故每一词牌下,篇幅是一定的,且各位置的句子的字数也有规定,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减 。今天,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的词,其曲调已经失传 。
词发展到元代,即衍变为“曲”,那时的曲称为“元曲” 。元曲又分南曲和北曲 。其与词在本质上是一类事物,只是其格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衬字的加入——元曲虽同宋词一样是依傍曲调的,但其句子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所谓的衬字,有时可以多至十数个字,其语法也更为口语化 。其次,就是用韵的规范产生了变化,是以北方官话发音为用韵基础,其规范称为“十三辙” 。而近体诗与词的用韵采用隋代形成标准的“平水韵” 。
古体诗,即唐代以前诗歌的用韵,并无全国统一的标准,诗歌作者多以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方言发音来押韵 。这就是许多古诗词在今天看来,并不押韵的原因 。
古诗词的创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渊博的学识 。首先,古诗词的创作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且句子简短精炼,需要高度凝练的语言,短短几句,便能营造出如画的境意,而且读起来,要节奏清晰,声调如歌 。
其次在遣词造句上,忌讳生造词句,而是要字字有根源,强调对历史典故的概括与活用,而且关键位置的词字尤为重要,不见要表达上惟妙惟肖,而且在读音音节上,也要感觉气势连绵,且铿锵有力 。这些关键的词字,称为“诗眼”,如一个人的眼睛一般——一个人的双眼如果炯炯有神,则这个人就有无限生气,诗词也是如此 。
古诗词创作的具体各律规范,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做介绍 。如有兴趣,可以参阅王力先生编著的《诗词格律》这本著作 。
在古诗词中“柳”的含义?,有哪些,一一例举 。急需知道!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 。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 。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 。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 。《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