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高二作文怎么写?( 二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
读罢两则材料,让人不禁慨叹: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
且不论唐骏学历造假是否属实,退一步讲,即使属实,这当然是他道德品质上的缺陷,但我以为,更值得深究的是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唐骏的经历来看,他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出色的人才为什么要通过学历造假的手段才能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当今社会中“惟文凭是举”的选才、聘才标准是否合理?
而陈寅恪的经历则告诉我们: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即使没有像样文凭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同样可以在人才荟萃、大家云集的学术圣殿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说明了什么?近百年之后的我们,难道不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吗?
文凭,固然有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学问能力 。但它远远不能成为全部的和唯一的选才标准,就像我们不能只拿科举考试的成绩来衡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能力和素质一样 。而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有时会出现相当大的反差 。
19岁的四川大学生小陈从四川赶到长春,想和女友一起过个浪漫的春节 。小陈在除夕夜赶到长春,结果迷了路,由于人生地不熟,又联系不上女朋友,他竟然跪在路边失声痛哭 。
这场闹剧最后以民警过问、帮助小陈寻找到他女友收场 。其间,由于小陈说不出女友地址,民警有些为难,然后小陈又开始痛哭,民警们不得不唱歌来哄他 。小陈能够考上大学,应该是在学校里成绩较好的学生,但是如此缺乏生活常识、社交技能,让人不得不质疑,我们教育到底是把人教聪明了,还是把人教傻了?一纸文凭能代表什么?
周恩来的最高学历,是南开高中毕业,但他的最高职位,是中国总理,也是20世纪的政坛巨人 。他的才华、风度,令无数人敬佩、倾倒 。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从其父郑洪升到其子郑亚旗,祖孙三代的最高学历是小学毕业,然而他们都依靠自学而成才,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回眸往事,大致与陈寅恪同时期的梁漱溟,也有幸遇到了一位慧眼识才的“伯乐” 。1917年,年仅23岁、且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看到后,即邀请梁漱溟到北大任教,讲授印度哲学 。从此,梁逐渐为人所知,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遇到蔡元培,确实是他的一生之幸,而如果在当今社会中,他恐怕很难有出头之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