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试论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二 )


A、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 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B、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 , 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 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C、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 ,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 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工业总产产值中 。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项 。具体计算过程:①利用会计决算报告中的“制造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 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运输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保险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务费、绿化费、排污费、机物料消耗、修理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②利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 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差旅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装卸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修理费、运输费、代理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
③利用“管理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 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业务招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租赁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
④利用“财务费用表”可以计算出利息收支净额 。
⑤利用“生产成本明细表”可计算出直接材料 , 即将属于直接材料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需要注意的是 , 应将回收的原材料从成本中扣除 。
但在日常统计中 , 有些项目资料的取得比较困难 , 因此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 总结出下面二种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一是正算法:即将容易从会计报表中取得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 , 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 , 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 , 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税金等) , 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 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 , 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涉及到的财务报表有:“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表 。
 3、本期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其计算公式: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 。这些资料取自会计核算资料“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 。
以上对构成工业增加值三要素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作了详细说明 , 再根据“生产法”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就能够得出某厂的工业增加值了 。
二、按“分配法”计算:
此种方法涉及到七个要素――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目前 , 有的部门归结为四大要素 , 即: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 其内容都大同小异 。
1、工资:从人力部“劳动工资”报表或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百思特网 , 对应的人数为单位从业人员 。
2、福利费:从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 。
3、折旧费: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中取得 。
4、劳动、待业保险费:从会计“管理费用”明细表中取得5、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科目中取得 。
6、本期应交增值税:从会计“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中取得 。(计算公式同上)
7、营业盈余:是指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 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以及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等 。计算公式为:营业盈余=营业利润+生产补贴-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
将以上这七个要素直接相加就得出工业增加值 。
以上就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了详细论述 , 但两种方法计算企业工业增加值的结果有一定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