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鉴赏答案( 五 )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
(10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 。“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 。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 。“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 。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
(10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10年福建卷)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
[注] 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 。(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1)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
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答案:踏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
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
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 。
答案:A
(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