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带徒弟去闯一个叫九五至尊局的电影是什么( 二 )


抛开以上热点不谈,从没有看到有人用这样的笔法写作 。在王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历来文学所谓真实性的规则全都被从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辞方式来写小说,大量的即兴发挥、错位的角色语体,寓庄于谐,寓文雅于粗野 。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 。
王大多数以第一人称叙事,而这个人总是个生活中不顺心、受委屈的家伙 。他幽默机敏,理性清澈,在内心状态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游离于主流的个体知识分子,这种性格的叙事者,也有易于辨识的语言风格 。王本身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曾是个知识青年(我最佩服的一代),上山下乡过,赴美深造过——他的本职是个名牌大学数学讲师,写这一手好文不输任何敢称大师的人,这种角色在中国文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
王小波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 。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 。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 。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 。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
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 。终年45岁 。
王小波年谱简编
1952年5月13日 出生
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 。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这一突变对王小波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 。他的名字“小波”就是这一事件的记录 。
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不久赴延安,转战至山东 。50年代初任国家教育部干部 。
1952年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 。母亲宋华为国家教育部干部,原籍山东省牟平县 。
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他的许多小说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许并非偶然 。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 。
1957年 五岁
父亲就逻辑学发表的系列文章引起较大反响 。
4月11日与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这件事对王小波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有一定影响 。
1958年 六岁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
1959年 七岁
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
1964年 十二岁
小学五年级时一篇作文被选作范文,在学校中广播 。王小波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对他写作能力的欣赏印象颇深,这位老师可以说是他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伯乐” 。
1965年 十三岁
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中学读书 。
1966年 十四岁
上初一时“文化革命”开始,作家对这一运动的印象可以在《似水流年》等小说中看到 。
1968年 十六岁
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 。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
1971年 十九岁
在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后做民办教师 。一些早期作品如《战福》等就是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的 。
1973年 二十一岁
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
1977年 二十五岁
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 。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
1978年 二十六岁
参加高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大学期间在《读书》杂志发表关于《老人与海》的书评 。
1980年 二十八岁
1月21日与李银河结婚 。同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 。
1982年 三十岁
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 。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开始写作历经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 。
1984年 三十二岁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 。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 。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 。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这段经历在一些杂文和小说中可以看到 。留学期间,父亲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