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五 )


话题:“奇迹”“成功与坚持”
5. “一天变三天”与“一生才三天”
俄国著名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 。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两点,
他认为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 。第二天是下午两点至晚上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他认为做较轻松的工作为宜 。如写书评或各种笔记等 。第三天是从晚上六点到夜里十二点,用来参加会议、看书 。他说,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会过去 。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二天 。
分析:以上两则材料的核心都是要珍惜时间 。把一天的时间合理分配,对时间要有紧迫感,从某种意义上讲,珍惜时间就意味着延长我们的生命 。
话题:“对生命的态度”“珍惜时间”
四.科技之道
1.把闪电关在瓶子里
在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却受到了嘲笑 。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午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根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 。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
分析:面对人们的指责,我们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科学中没有懒惰,只有勤奋和严谨 。
话题:“真知来源于实践”“事实胜于雄辩”
2.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抵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祖国,他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称: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分析:掌握了科学技术,就掌握了引领世界潮流的力量 。因为科学是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
话题:“人才”“科技的力量”
3.十英镑的遗憾
蒸汽机之于世界的作用是划时代的 。有了它,大规模的机器便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正是由于蒸汽机的出现,才导致了大工业时代的开始 。
“1789年”,瓦特专利说明书上的这个时间是人们公认的蒸汽时代的元年 。然而,这个时间本应该被提前 。如果当时能有一位稍许宽容的绅士出现,人类就有可能在1689年便拥有初步实用化的蒸汽机技术 。因为在这一年,法国人巴本发明了可以进行演示的蒸汽机 。这位谨慎而又贫困的先生虔诚地向英国皇家学会申请区区10英镑的研究经费,用于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明 。然而,刻薄的皇家学会认为为一个天真的想法提供资金,简直是对经费的随意挥霍,于是提出了一个探索者无法接受的条件:实验必须保证成功!正是由于宽容精神的缺失,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失去了,失误甚至错误中蕴含着的潜在价值遭到漠视,成功的机会便被无情地剥夺了 。
分析:我们的确应该在宽容这个问题上多一些反思 。宽容的美德有利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价值的体现 。
话题:“宽容”“交流与沟通”“培植与扼杀”
4. “用生命做一次试验”
巴斯德,19世纪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 。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一次,一艘停靠在波尔多的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巴斯德闻讯后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 。有人问他:“你难道不怕危险?”巴斯德毫不犹豫地问答:“这有什么要紧?生命处在危险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为了能使其他人活得更好,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试验 。”当他来到港口时,检疫人员坚持不让他上船 。巴斯德恳求说:“请宽恕一个学者追求科学的热情吧!”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检疫人员 。正是靠着这种执著的精神,巴斯德才在传染病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科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