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文唱成歌的( 十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广东省高考背诵60篇(考纲顺序)
十首高中课外古诗词及鉴赏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
3、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