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四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二 )
不过词人用了这样多笔墨写名州美景 , 并非欣赏她的秀丽风光 , 从全篇看 , 这只是一种借托而已 。
靖康二年(即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北宋沦亡 , 宋室南渡 , 偏安在西子湖畔(因称钱塘为临安) 。那时候 , 多少志士仁人发出过“何日请缨提锐旅 , 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拥精兵十万 , 横行沙漠 , 奉迎天表”(李纲);“欲挽天河 , 一洗中原膏血”(张元干) 。但是结果呢?“使百年南渡 , 一时豪杰 , 都忘却、平生志 。”应该说词人在这里所指斥的并非是誓志收复中原、为国立功的文臣武将 。所谓“一时豪杰”是指南渡之初 , 那些也曾感慨过、激昂过、甚至痛哭流涕而后来壮志消沉抗战不彻底的人 。词的这几句 , 在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中有着极其高度的概括:“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人情老易” , 由于时过境迁 , 朝中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们 , 安于现状 , 习以为常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逐渐忘掉国难家仇了!上片的最后这几句正如文及翁《贺新郎·西湖》中写的:“一勺西湖水 , 渡江来、百年歌舞 , 百年酣醉 。回首洛阳花世界 , 烟渺黍离之地 。更不复、新亭堕泪 。”南宋覆亡前后这样的愤激之言 , 悲壮之音 , 总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传出 , 看来可能因为她地处南宋的“首都”吧 。
词的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 , 结以“都忘却 , 平生志” , 以美景映哀情 , 兴亡之思 , 郁愤之感 , 已弥漫字里行间 。至下片便汪洋恣肆 , 一发不可收拾 , 而且生出了奇思异想来 。
“可惜天旋时异 , 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 , 古人常用翻天覆地来比喻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 , 如《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便是 。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 , 徽宗、钦宗和后妃、公主、百工技艺、娼优、儒生以及金银、珍宝、器皿等被掳北去 。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奇耻大辱 。但如今凭靠何人才能雪耻呢?换头这二句 , 感慨殊深 , 激愤之情 , 较前尤甚 , 也即文及翁词中“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 , 几时洗”的意思 , 为国势的危殆而焦灼 。
但正由于希望尚未完全泯灭 , 所以当登临这地形险固(“形胜”)之地的时候 , 一方面“感伤今古” , 一方面又觉得英雄才气尚可发挥 , 还没有到国中无人、国势不可挽救的地步?真是既抱希望 , 又感无望 , 充分表现出此刻“登临”的复杂矛盾感情 。细品味笔意 , 却是颇曲折的 。
“力士推出” , 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 。《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 , 能徙山 。秦王献美女于蜀王 , 遣五个迎女 。见一大蛇入山穴中 , 五个共引蛇 , 山崩 , 压杀五个秦女 , 皆化为石 , 而山分为五岭 。”“天吴移水” , “天吴” , 海神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 , 有神曰天吴 , 是为水伯 。其为兽也 , 人面八首 , 八足八尾 , 皆青黄也” 。联系起下句“作农桑地” , 是作者希望能有神人来推山移水 , 把西湖变为农桑之地 。这一奇思妙想与上面的“画船楼阁 , 游人歌吹”和“都忘却、平生志”紧相联系 , 是词人复杂矛盾而充满郁愤心情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可是无情的现实是:“至南宋建都 , 则游人仕女 , 画舫笙歌 , 日费万金 , 盛之至矣 , 时人目为销金锅”(郎瑛《七修类镐》) 。如果铲除这罪恶的渊薮 , 变为农桑良田 , 就可以有益于人民了 。但这只不过是幻想 , 铲除这个销金锅 , 南宋君臣 , 达官贵人 , 地主豪绅会找另一个寻欢作乐的地方
谁能编一首古诗 , 借景抒情多谢槛菊故园故人影 凄凄声声泣泣音
一步一近一疏远 同月把盏同月吟
诗词百篇道风节 谁怜秋寒披温衾
开时孤芳落零丁 唯盼靖节晓吾心
- 写在人生的插页
- 清明节|2022清明节烧纸要写小辈的名字吗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的读后感大全
-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读后感锦集
- 轻描淡写的人生
- 皮衣|皮衣上写着羊皮革是真皮吗
-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读后感精选
- 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经典读后感有感
- 碗勺记
- 《一学就会的爆款写作课》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