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优秀学生”的诗句有哪些

  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释义:中举后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上 。
  2.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释义: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
  3.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楚辞·九章·涉江》
    释义:和天地一样寿命,与日月同等光辉 。
  4.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晋·欧阳建《临终诗》
    释义:如果志在四方,那么随处都可以有所作为 。
  5.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无名氏
    释义:长江一浪推一浪,新人也比老人强 。
  6.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赵翼
    释义:人才不间断,各有各的优势 。
  7.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劝学》
    释义:形容学生比老师强,间接肯定了学生的优秀 。
  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释义: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
  9.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冯梦龙
    释义:形容学生刻苦后飞黄腾达 。
  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释义:形容学生很好学,善于反省和问问题 。

赞扬学生好成绩的诗句《及第后作》
唐代: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
《南乡子(寿木状元)》
宋代:甄龙友
十月小阳春 。放榜梅花作状元 。重庆礼成三日后,生贤 。第一龙飞不偶然 。劝酒自弹弦 。更着班衣寿老仙 。见说海坛沙涨也,明年 。此夜休嗔我近前 。
《鹧鸪天(庆佥判王状元)》
宋代:赵善括
玉殿分荣两桂华 。灵根移植在长沙 。风姨先绽无双蕊,月姊重开第一花 。
金榜烂,玉音加 。从今稳步上天霞 。休夸水系三千里,且歌笙歌十万家 。
《满庭芳(寿黄状元·三月初八)》
宋代:黄判院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 。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 。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 。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 。
登瀛,平步上,鳌头独占,头解轩昂 。主琼林宴席,荣冠绿衣郎 。归侍彩俱庆按此句缺一字,逢生旦、品上椒觞 。从今去,公侯谈笑,福寿等天长 。
《喜张濆及第》
唐代:赵嘏
九转丹成最上仙,青天暖日踏云轩 。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
学生取得成绩比自己还高兴的诗句当你取得好成绩时,老师会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供参考 。
老师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哪几句古诗呢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 。这些诗篇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生受用的 。诵读的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这是应该避免的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结合平时的教学,也谈谈古诗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读好诗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 。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的读书去感受,读好诗文力求做到:1、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 。教师要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高音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 。3、注意语调 。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4、注意节奏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 。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 。二、想象品读,渐入意境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 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因为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三、寻找拓展基点,实现能力迁移《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能背诵古代优秀诗文70篇,古诗的积累对学生的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在学完《咏柳》这首诗后,引导扩展阅读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完了《赠汪伦》后,引导扩展阅读送别友人的古诗 。促进古诗的积累,从而达到“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中国古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博大精深,同学们很是喜欢,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十分吃力,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我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地指导下,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下面来谈谈个人的做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总想把我备课备到的以及讲课时想到的都告诉给学生,生拍讲课有什么漏洞,其实殊不知一节成功的课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讨论出来的,在课堂上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因为古诗文的作者、内容及创作背景离我们都比较久远,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就不能太主观,不能太武断,其实只要我们的在理就行,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如此,一个文本,我们的知识水平不同,我们的年龄层次不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等等,都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所以说老师过多的讲授不一定是好事,他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误导学生的多样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感性的方法 。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示范,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诵读等形式,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 。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古诗词诵读比赛,爱国爱家乡诗词诵读比赛,咏月诗词竞赛,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我在教古诗词时,让学生知道,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2 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要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经历,丰富了学生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赏读诗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例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他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 。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回忆 。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 。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 。但到了公元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骗局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 。十载长安,历尽辛酸 。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 。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 。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慷慨,诗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 。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此时我采用多媒体先播放“安史之乱”的史实音像资料,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玄宗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社会现实 。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之后,我补充描述道:“乱世之中的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都,一时无处栖身,只好求助亲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搭起一座茅屋,暂避风雨 。不想,到了八月间,一场秋风,无情地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接着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凄苦之中,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 。”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又如我国的大诗人李白,人人皆知,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生写诗很多,但“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李阳冰《草堂集序》) 。今《李太白集》收其诗九百余首,《全唐诗》编其诗二十五卷 。他的计以古体和绝句数量最多,成绩也最大 。律诗较少,七律更少 。古体诗中,乐会诗就占一百四十九首 。这些乐府诗虽多仍乐府旧题,但内容却多即事兴慨,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性,如《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梁甫吟》等皆是 。这些诗和他著名的《古风》五十九首,以及他的七言长篇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合在一起,构成了标志李白诗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有的抒写怀抱、有愤慨的黑暗,有的表现对时局的忧虑,还有一些关心体贴妇女的作品,而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慨叹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泻江河,不辨涘,最能反映他的性情和风格 。他还善于用绝句的形式表现含蓄深挚的感情,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尤其是七绝,显得俊逸飘洒,从容不迫,如出天然,所以和王昌龄并驾齐驱,为有唐绝唱 。另外,他的五律也显得气韵流动、古朴浑壮、不拘偶对、别具一格 。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清新的语言又构成了他诗的独有特色,显示出他学习诗、骚及汉魏六朝诗的功力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 。3 生活,运用古诗词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 。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我们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在更有许多唱家把古诗词写成曲,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长相思、春晓、明日、咏鹅等,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了古诗词,更能体会到我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古诗词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 。我们炎黄子孙,应当继承民族的文化 。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