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 , 曰摩崖 。”
前辈先贤对摩崖石刻的论述 , 有两种看法 , 一种认为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在中国 , 许多风景名胜区保存着重要的摩崖石刻 , 分布在山东、陕西、云南和福建等处;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 , 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
陕西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位于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 , 由褒斜道遗址、石门遗址和石门石刻组成 ,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建设石门水库后原址没入水下 , 仅“石门十三品”等十七方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内 。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石门颂》整拓


褒斜道上的石门(石门隧道)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 , 长16.5米 , 宽4.4米 , 南口高3.45米 , 北口高3.75米 。石门内及附近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 , 统称石门石刻 , 其中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包括《鄐君开通褒斜道碑》、《石门颂》、《石门铭》等十三通汉魏时期石刻 。
甘肃
西峡颂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西峡颂摩崖石刻 , 位于中国甘肃省成县 , 为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 。
西峡颂摩崖石刻的历史年代为东汉 。按石刻上的字 , 该石刻的名称应为西狭颂 , 但文物部门在有关文件上都称其为西峡颂 。
湖北
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慈孝沟“采皇木”摩崖位于中国湖北省竹溪县鄂坪乡慈孝沟 , 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慈孝沟原称“刺小沟” , 明嘉靖年间因在此采得巨型楠木 , 并运抵北京营建皇宫 , 故被赐名慈孝沟 。摩崖石刻刻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 崖壁长8米 , 宽8米 , 幅面高1.7米 , 宽1.8米 , 竖排阴刻楷书九行七十三字:“采采皇木 , 入此幽谷 , 求此不得 , 于焉踯躅;采采皇木 , 入此幽谷 , 求之既得 , 奉之如出;木既得矣 , 材既美矣 , 皇图巩矣 。嘉靖戊午蒲月七日 , 光化知县福人廖希夔撰典史华亭瞿华笔” 。
湖南
浯溪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 位于湘江西岸与浯溪交汇处 , 百思特网距湖南省祁阳县城西约2公里 。江边崖岸上刻有书画诗文词题486处 。自唐以来三百多位著名人物在此题词刻诗 , 有元结、颜真卿、皇甫湜、黄庭坚、秦观、李清照、米芾、范成大、沈周、顾炎武等 。
湖南
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1942年8月 , 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期 , 时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 由临湘县县长王翦波陪同上大云山检查布防 。他们行至黄梁伞 , 回想起湘北抗战和长沙三次会战中死难的将士 , 决定在大云山刻碑纪念 。于是选择大云山隆兴宫外一块巨大石壁 , 由杨森亲笔题词 , 请来40名石匠花了两个月时间 , 将石壁凿成90平方米的平面——“三战三捷”四个大字 , 每百思特网字占2平方米 。左边镂刻了64个注解文字:“倭寇侵我中国 , 在湘北相持五年 , 中经大举犯长沙三次 , 赖民众协力 , 将士用命 , 都予击溃 。国人正精诚团结 , 矢志澄清 , 泐石共勉 。杨森题 。大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