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武亦姝是哪一期16岁才女为何圈粉( 二 )


其中清代历城人方寿,就是名副其实的才女 。方寿自蓬客,号仙芝,乃是当时浙江布政使方昂的姐姐,史载方寿“善画花卉,超逸有天趣,有《芝仙小草》” 。方寿的诗,既有女性独特的细腻敏感,也有关注现实疾苦的情怀,前者比如一首《思亲》:“秋窗点滴两连绵,也似思亲泪未干 。一夜蕉梧声断续,教人辗转不成眠 。”后者如一首《寄三弟妇杨恭人都中》:“米贵长安居大难,相思愁见月团团 。贫无锥地眉常展,旦戒仙郎漏正阑 。井臼操持钦德曜,文章声价属都官 。谁知粉署含香侣,依旧盐荠十载寒 。”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章丘有一位著名的才女诗人胡静淑 。胡静淑是清初名宦胡世藻的玄孙女,嫁秀才彭璨为妻 。她生活在诗书继世的官宦之家,能诗善文,著有《绛云轩诗稿》 。在清末吴连周编纂的《绣江诗抄》中,收录了胡静淑的两首七律二首 。其中一首《春暮途中感赋》写道:“惆怅归鞍落照边,迷离一片碧云天 。桃花点泪浑成血,柳絮飘衣绿化烟 。几日芳菲春欲老,满腔忧恨语难传 。眼看野鹊回翔处,知向巢中伴子眠 。满纸哀婉凄楚,意在诗寄伤情 。”诗中历述回娘家途中所见 。夕阳西下之时,诗人惆怅地坐在马鞍上,眼神离迷 。点点纷落的桃花化作哭子的血泪,柳絮飘在衣服上成为祭子的纸烟 。满眼芳菲的春日快要衰亡了,满腔哀愁幽恨是难以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 。诗人触景生情,托物言志,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
“清芬末许梅先占,素质岂容雪独夸”
明清时期,济南府临邑县的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世家 。清朝中期的邢顺德就是邢氏家族的一个才女 。
邢顺德自幼聪明贤慧,知书达理,受到祖父邢静园的疼爱和教化,八九岁就能通晓经史之书 。邢顺德年少之时就才华初露,以善词作诗闻名乡村 。
邢顺德的童年时代是快乐与美好的 。刺绣之余,唐诗宋词总不离口 。她曾借丁香自喻,“娇小生来姿态妍,万般袅娜夕阳天” 。在《玉簪花》一诗中她写道:“名著江南第一花,溶溶玉色净无瑕 。清芬末许梅先占,素质岂容雪独夸 。”
邢顺德18岁嫁给陵县秀才康鲁瞻 。两人结婚后,夫妻唱和,相得益彰 。没几年,康鲁瞻的父亲病故 。邢顺德代姑婆料理家政,供康鲁瞻继续读书 。过度的操劳让女诗人诗思渐减 。邢顺德去世后,家人将其诗作搜集整理,辑成《兰圃诗草》一卷 。
清朝中期,济南府新城县的于桂秀,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 。于桂秀在三四岁时便与弟弟一起跟父亲学习,读书甚多 。她特别聪颖,悟性很高,文思敏捷,尤以写诗显长,世人称为“于才女”,著有《无梦轩诗集》 。
于桂秀17岁时嫁给了淄川张廷叙 。据说那时张廷叙正读私塾,反应迟钝,作文词不达意 。一日上午,廷叙在馆作文,难以成章,回家后搔首搓手,皱额叹息 。桂秀问其原故,廷叙告之 。桂秀看后题目笑着说:“看把你难的!我来替你下笔 。”廷叙刚吃完午饭,桂秀便已脱稿 。老师看完廷叙的文章,大为惊讶,不相信是廷叙所作 。老师得知真相后叹息说:“想不道李清照今日再生!”于是,极力主张聘桂秀当廷叙的老师 。于桂秀的《无梦轩诗集》早已散轶,流传下来的诗很少 。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张廷叙室于氏》中选录了于氏的一首诗,诗名《梦题万峰山》,诗曰:“一桁青山倒碧波,空中去住白云多 。灵槎未许渔人泛,唯我曾经梦里过 。”
清代济南府齐河县也曾出过一位才女郝秋岩 。郝秋岩的父郝允哲、弟郝餐霞、叔父郝允秀,皆能诗文,“一门之中,父子兄弟,闺房之彦,各能跻盟坛,树赤帜,自成一家言”,世称“郝氏四子” 。24岁时,郝秋岩与齐东县廪生张醒堂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不料厄运接踵而来,四年后夫亡,又三年子夭 。夫亡子夭,使郝秋岩陷入异常悲愤之中 。
秋岩女士留诗三卷,分别是《碧梧轩吟稿》《蕴香阁诗草》和《恤纬吟》,她以超凡的才华,记录着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邹平王北溟先生的诗高度概括了秋岩女士的一生:“祝阿秋岩女中奇,才如江海命如丝 。孤愤酸情与谁语,留于人间一卷诗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