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洗龙水澡?( 四 )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 。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 。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 。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 。海岛先人,端午时节,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挥汗于南渡江中竞渡……历史就从一个个古色端午,时光交错着流淌到了今朝 。素有“椰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的祖居地,临海傍河 。自古以来,当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祈福求安 。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家在海南的小郑说,从小过端午,家里总会四处弥漫艾草香味 。妈妈早早的在家门口悬挂艾草,晚上,烧了一大锅的艾草水,就着艾草,洗洗身子,说是这样,可以驱魔避邪,强身健体 。小吴,家在海边,幼时,每逢端午,家里人都会带他到海边去洗龙水 。百姓们认为,屈原先生早已当了龙神,洗洗 “龙水”,龙神会保佑孩童健康成长 。自幼,海岛内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肤疾病 。滂海的澄迈县,为纪念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会在盈滨半岛举办“龙水节”。海岛各地的人们老老少少,都纷纷来此一起“洗龙水”。万人共泳,这一端午海面奇观,你看过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后,海南人一家团聚的日子 。据说,只要能够回家,岛上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回祖宅 。祭祖、向父母请安、与兄弟姐妹戏耍 。女人们,则早在半个月前就张罗着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户户,送粽传平安,热闹非凡 。海岛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龙水嬉戏中,进入了漫漫长夏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作者:佚名 来源:百度 所属分类:抒情 2009年5月19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