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大全关于酒的诗( 六 )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

5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5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

56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58三衢道中(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

59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

6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6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
63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65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6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67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州 。

6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69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70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

71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72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7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7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7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
如何鉴赏古诗词 文史知识pdf文化史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狭义而言,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如蔡尚思所著《中国文化史要论》 。显然,这种界定过于狭窄,但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看,一方面文化史研究或文化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总体,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中西文化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问题的研讨;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即将文化视为狭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史研究虽比学术思想史的范围有了很大扩展,但仍没有明确文化史研究的全部范围,与文化学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 。文化史研究范围的不确定是与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千姿百态、文化学理论派别林立有关的 。但就一般而论,文化史研究应该包括对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社会关系态文化(各种组织、制度)乃至深层心理的研究 。譬如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植物之栽培耕作是西文“文化”之本意),占据了原始文化史的较大比重;其中如婚姻、家庭、部落组织等属社会关系态文化,离开这些,原始文化便无从谈起 。实际上在文明时期,观念态文化也只占一小部分,特别是在大多数下层民众知识程度较低、观念形态的遗留较少的时代,这种文化多代表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而下层文化多呈物质形态,抛开后者也就没有了文化史 。但是文化史作为一门独特的史学分支,其研究内容在许多方面又与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史、思想史、科技史、语言学、心理学等相交叉,显然就应有独特的研究视角 。把一种崇拜、一个家庭、一种婚姻作为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与宗教学及社会学研究它们迥然相别;而取火、动植物驯化作为一种文化成就,是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对它们的文化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分支的历史研究(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史学对这类题目——即物质生活史的题目很少涉及) 。这就是说,文化史研究把人类文化的各方面成就当作综合的文化概念的各个侧面,研究它们是为研究文化整体服务的 。在此意义上,文化史首先要研究不同民族、国家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其次要研究各种文化传播、融合、受阻等等的原因、过程、途径、方式,第三要研究文化在历史中的各种功能 。这些研究必然要借助对文化各因子的探索,比如研究文化传播,我们必须研究生产工具(如青铜器、铁器)、生产技术(如四大发明)、思想观念(如佛教)、语言(如某种方言)、艺术(如西洋画法)等各方面的传播扩散,其扩散方式、传播圈、传播效果、源地、有利因素及阻碍因素等,由此才能了解各文化因子在文化传播上的异同,最后对文化整体在传播问题上进行理论上的说明 。以上各例说明,文化史的特点在于,把人类的各种文化创造当作文化现象而非其他来研究,研究各种文化因子的目的是宏观地把握文化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