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愁”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和散文( 三 )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路边的黄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棉花树,叶子发黄,黄黄的叶子下露出了雪白雪白的脸庞;远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稻谷金光灿灿,就像一堆堆的金子一样.近看一株株沉甸甸的稻子笑弯了腰.秋风吹过,这一望无边的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荡起了层层波纹. 田野里插着一根根的竹竿,竹竿上系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风一吹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你猜,田野里为什么要放塑料袋呀哈哈,这塑料袋就像稻草人一样守着稻田,不让害虫来吃庄稼.你猜对了吗秋天的田野真美丽,真漂亮呀!真像一幅优美的画!
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 。那果园里那些又香又甜又爽口的水果,挂在枝头好看极了;红彤彤的苹果、就像节日里的灯笼,黄橙橙的香梨、就像腰间挂着的葫芦,金灿灿的橘子,就像一摞摞金元宝,看着它们我馋得直流口水 。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家,用最美丽的颜色描绘它 。啊!田野里的秋色真美 。。。。。。
我们漫步在田埂上,迎面吹来了阵阵春风,觉得舒服极了.因为春天不像冬天那样寒风刺骨,只略带着寒意.你瞧,脚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时已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却充满了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的洒在田埂上.翠绿欲滴的蚕豆苗整齐的立在田埂旁. 我举目望去,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庄稼.金黄的油菜花儿开的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说些悄悄话,一会儿又飞到哪儿吻一吻.还有这一片,那一片,绿得发亮的红花草,自然地绣上了几朵小紫花,好看极了.正在拨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 看到此景,我想起了一句谚语:一年之际在于春.啊,这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希望. 我喜欢家乡春天的田野.它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笑 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