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文学专业的十五位名师( 五 )


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
黄侃的古文字学主要见于《音略》(《国学卮林》1920年第1卷第1期)、《声韵略说》(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6年第2卷第2期)、《声韵通例》(《唯是》月刊1920年第1、2册)、《黄季刚先生与友人论治小学书》(《唯是》月刊1920年第3册)等论著中 。他对上古声韵系统的贡献主要有:提出古声十九纽说;提出古韵二十八部说;提出古音只有平入二声说 。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融会贯通,建立了自己的古声韵系统,即古音学体系 。他在古音学上所取得的成就结束了自顾炎武以来的古音研究工作,使他成为清代古音学的殿后大师 。作为其语言文字学著作的一部分,他还有几十种表谱对古代汉语进行分析 。他的《文心雕龙札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有过很大的影响 。他的《汉唐玄学论》《礼学略说》《讲尚书通例》等著作对哲学、经学的研究也有许多创见 。由于他治学严谨,不肯轻易著书,若非定论,不以示人,并曾说:“年五十,当著书”,可惜在他年方五十时,未及撰成宏篇巨著就过早地谢世了,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点校笺识古籍的遗稿 。
14胡国瑞,教授 。湖北当阳人 。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46年后,历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中古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文学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 。九三学社社员 。专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 。著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撰有论文《试论“风骨”在盛唐诗歌中的体现》、《诗词体兴辨》等 。
15 萧涤非
江西临川人,家境贫寒,过早地失去了父母 。他十分聪明,又勤奋好学,在伯父和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又继续深造,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其间生活极其艰难 。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满怀“但使一枝能照眼,不辞心血活莓苔”的苦心,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不仅给本科生上课,还辅导进修教师、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从未休假,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 。他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向为学生所称道 。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撰写书序,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并接受国家教委安排,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 。此外,他还为电台撰稿,尽量亲自答复各界来信,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指导意见 。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 。
著作书目:
《杜甫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
《解放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
《杜甫诗选注》(唐)杜甫著,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8
《乐府诗词论薮》济南齐鲁书社1985
《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萧涤非、刘乃昌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杜甫及其作品选》刘开扬、萧涤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萧涤非说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 夏承焘
著名词学家 。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 。胡乔木曾经多次赞誉夏承焘先生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 。
夏承焘字瞿禅,晚字瞿髯,别号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 。1900 年2月10日生,浙江温州人 。1918 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 。1930 年,由严州九中转之江大学任教 。之后曾任浙江大学教授 。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语言文学研究室主任兼研究员;《文学研究》杂志编委、《词学》杂志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 。他曾任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夏承焘先生作为杰出的词学家,既是传统词学的总结者,亦是现代词学的奠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