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杨雨和中国诗词大会蒙曼各位更喜欢谁

在我国的文化界、教育界中,名气大的教授学者非常多,典型的像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康震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以及厦门大学易中天老师 。这些都是我国的高等院校首屈一指的人才 。当然了,在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除了上述几位老师,还是有许多拔尖的人才的,像中央民族大学蒙曼老师和中南大学杨雨老师,两位老师虽是女性,但是巾帼不让须眉,治学严谨,在学术界都有着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两位老师我们大家更喜欢谁?
杨雨,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文学博士 。杨雨老师曾经多次登上百家讲坛,先后主讲《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和《端午时节话屈原》 。而且,杨雨老师还在一档诗词节目担当大学士,这档节目就是《中华好诗词》 。
该节目自开播以来,赵忠祥老师和杨雨老师就是常驻嘉宾,后来南师大郦波老师也参与其中 。通过在《中华好诗词》上对诗词的讲解,我觉得这些诗词文化已经渗透到她心中,自然而然 。就像在《中华好诗词》上杨雨老师点评诗词,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和燕赵多美女,表现出对燕赵大地的向往 。这时候被明星关主喻恩泰反问她觉得潇湘怎么样?赵忠祥老师抢答说“湘女多情 。”杨雨答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这回答真是绝了 。
蒙曼,河北人,满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刚开始认识蒙曼老师是在《百家讲坛》上听她将《武则天》,时隔多年后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她倍感亲切 。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常驻导师,同时也是四位导师中的唯一一位女性 。
在高校林立、名师众多的北京城,蒙曼老师能够脱颖而出,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为我们所喜爱,可见她的实力确实很强,在学术界也有着自己的地位 。蒙曼老师虽然是历史学博士,但是对诗词也是了然于心 。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点评,妙语连珠,引人入胜,风格平易近人,深受观众的喜爱 。
看到两位老师的节目以后,我深信一句话,那就是“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消失,但是这种气质、这种芬芳,是永远也不会消逝的 。
“中国诗词大会”启示录: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会亡为了说明中华文明,我先在国内考察,写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 。但是身在庐山可能不识其真面目,我又去国外做对比 。首先是和中华文明同年龄的文明对比 。我在枪林弹雨、绑架危险中去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从埃及、中东、伊拉克到尼泊尔等地,经历了人生中最恐怖的半年,写出了《千年一叹》 。这些文明如今大多已不可收拾,而中华文明跌跌撞撞一路走下来了,觉得非常非常不容易 。但这样比,似乎只能显出中华文明的好处,看不出其毛病,于是我又花了很长时间走了欧洲96座城市,写了《行者无疆》 。就这样,我以一个旅行者、考察者的身份,从一条与习惯做法很不一样的途径,来思考中国的文化问题 。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秘密
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如果中国不是因为统一了文字,那么很多地方的文字必然在战败时被禁止使用,然后很快就没有人认识了,因此,很多地方的历史也随之灭亡了、消逝了、不为人所知了 。可我们现在读2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书,如果有一点文言文水平,就会像读乡下的外公给我们写的信一样亲切 。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
第一,统一而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 。我认为这是中华文明没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 。我以前并不理解统一文字对于文明延续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站在古埃及的城市卢克索,看到太阳神庙里那些雄伟石柱上的文字,除了考古学家能够认出极少数,绝大部分都不为人所认识 。我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寻找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人们告诉我,那里有一种A形文字,可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但是这种A形文字大概要到100年以后才可能被解读 。还有,我在巴比伦遗址看到的楔形文字,现在有谁能读得出来?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如果中国不是因为统一了文字,那么很多地方的文字必然在战败时被禁止使用,然后很快就没有人认识了,因此,很多地方的历史也随之灭亡了、消逝了、不为人所知了 。可我们现在读2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书,如果有一点文言文水平,就会像读乡下的外公给我们写的信一样亲切 。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