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饮一江水的诗词名称和内容解释分别是什么

1、诗名、内容及解释
①诗名:卜算子 , 原文如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 ,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②译文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 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 , 却不能见你 , 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 , 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 , 别离的苦恨 , 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 , 如我的心相守不移 , 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
2、简析
全词以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 , 这样一来 , 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 , 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 , 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 , 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
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相思之意 , 把水比喻成绵绵不断的情思 。
“君在江上游……共饮一江水……”这是首诗词 , 但我不记得全部内容 。恳请知道的的朋友告诉我 , 拜谢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君在江上游……共饮一江水……”是哪首诗词?

  1. “君在江上游……共饮一江水……”是出自: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2. 原文: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3. 译文:
    我住长江上游 , 你住长江下游 。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 , 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 。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段离愁别恨又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 ,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
  4. 赏析:
    借水寄情 , 始于建安诗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 , 何有穷已时” 。但唐宋文人诗词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却更为娴熟、精到与丰富 , 而此词则又是其中的独出机杼、尤耐寻味者 。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女子 。其芳心早以有所属 , 但心上人却与她天各一方 , 别多会少 。
  5.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 , 字端叔 , 号姑溪居士 , 沧州地棣(今属山东)人 。宋神宗朝进士 , 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 , 后迁枢密院编修官 。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 , 编管太平州 。官终朝议大夫 。词以小令见长 , 有《姑溪词》 。

请问谁知道哪里有陈毅诗词改的歌曲<共饮一江水>啊?共饮一江水--2008元旦双语晚会 这次的《共饮一江水》并非完全唱出了陈毅元帅的《赠缅甸友人》全诗 。

我住江之头 , 君住江之尾 , 彼此情无限 , 共饮一江水 。
我汲川上流 , 君喝川下水 ,  川流永不息 , 彼此共甘美 。
此为近邻 , 友谊长积累 。不老如青山 , 不断似流水 。
彼此地相连 , 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 , 和平同一轨 。
彼此是胞波 , 语言多同汇 。团结又互助 , 和平力量伟 。
临水叹浩淼 , 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 , 条条南流水 。

【何当共饮一江水的诗词名称和内容解释分别是什么】


其中“反帝”一句被删除了 , 很明显当今国际风云变幻 , 当年所谓的“帝国主义”已经成了我们的经济贸易政治的伙伴 。但是中国跟缅甸国的友谊却是“全天候”(all-weather-friend)的朋友 。赠缅甸友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我住江之头 , 
君住江之尾 。
彼此情无限 , 
共饮一江水 。
我吸川下流 , 
君喝川下水 。
川流拥不息 , 
彼此共甘美 。
彼此为进邻 , 
友谊常积累 。
不老如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