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一轮明月高挂,今天是中秋,在这里先祝大家中秋快乐!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在古代会是什么状态呢?你又想将中秋过成什么样子呢?古百思特网人中秋都过成什么样子?严肃的?热闹的?还是诗意的?一起去看看 。
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一、严肃的中秋战国之前是很重视农时,战争以及诸侯的游猎等大型活动一般不会发生在春天和夏天,因为这是春耕和夏种之时,如果在春夏进行只会扰乱农时 。
比如齐景公当年在夏天一方面想大搞建筑,筑高台,另一方面想去打猎 。但晏子劝阻了他 。

齐景公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 。晏子谏曰:"春夏起役、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 。——《晏子春秋》 。
秋天打猎是可以的,《尔雅》里称秋是白藏,收成,旻天,秋猎日狝,这是一个可以杀伐的季节,所以现在还经常用到的一句词语:秋后问斩 。古人认为秋执杀伐那是顺应天意 。
所以秋天打猎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就是训练部队进行作战 。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车吏载旗——《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 。
这一种习惯到了后世就发生改变了,特别是作战力量职业化后,就不再是以农时为标准,当然战争也变得十分残酷 。
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中秋诸侯还会有一些敬献活动
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周礼天官冢宰司裘/内树》
不过他们的中秋太严肃,一点快乐都没有 。但此时的中秋严格来说并非是一个节日吧 。后来帝王的中秋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不再这么严肃了 。比如像唐玄宗在中秋的时候也会带着大臣出游,赏月,咏诗等等,但帝王的等级永远是森严的,看似欢乐却也充满了虚假,但远不如民间来的热闹 。
二、 热闹的中秋中秋节讲征伐有点煞风景,这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中秋 。所以民间的中秋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民间的中秋是最热闹的 。
明朝散文家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记载了苏州中秋热闹的场景 。
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这一天都出来了,这一天出来做什么事情呢?有些朋友觉得中秋该怎么过,正好可以提供你参考 。
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出来的人有些铺上毡席坐赏月的,这似乎有些太安静了,不符合民间的热闹,所以自然少不了音乐 。
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这是所有人的狂欢节,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当然热闹之后就是雅静了 。
半夜时分,一些文人雅士开始坐上游船,一边戏水,一边咏诗,管弦声声,却不食人间烟火 。到了二三点钟的时候,还有人在外面赏月,此时赏月之人就显得有些意境了,中秋之间,明月高悬,三二知己朋友久久不散,静静感受那皓月 。
当然一切玩乐的中心自然就是月亮,自然有了中秋玩月之美称 。
中秋怎么过|中秋该怎么过,不用伤脑筋



正因为凡人眼中的中秋是很热闹的,非过不可 。所以明成祖朱棣就利用这个习俗,成功地袭击了当时准备镇压他们的建文帝朱允炆的部队 。
成祖命玉将亲兵为前锋,抵楼桑 。值中秋,南军方宴会 。夜半,疾驰破雄县 。——《明史列传卷三十三》
九千多人战死,当时的将领潘忠、杨松被抓不肯投降最后被杀 。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明代早期中秋节已经是老百姓很重要的节日,是非过不可的节日 。哪怕今天还在前线,也要庆祝 。
三、 诗意的中秋中秋,这么美好的时光,怎么能少得了诗人呢?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又自称耐辱居士,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风雨飘摇的时代,经历了黄巢起义,也经历了朱温把持唐朝和篡位的时代 。司空图是很忠于唐朝的,当朱温把持大权时,希望任用他为礼部尚书,结果他就假装自己老的没有用了,最终没有出仕 。唐哀帝被杀之后,他绝食而死 。
他写过一首中秋的诗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