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答李淑一全文( 二 )


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 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 , 表达了改造旧世界 , 埋葬帝国主义 ,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 。
诗词赏析
《念奴娇·昆仑》上阙描写昆仑山巍峨形象并评价它的功过 , 下阙展望未来 , 抒发改造旧世界 , 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 。
“横空出世 , 莽昆仑 , 阅尽人间春色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描绘昆仑山巍峨高大 , 绵亘千古的形象 。“莽”字不但点活了昆仑崇山峻岭 , 而且增强了昆仑山的磅礴气势 。此三句言其山之雄伟 , 言其山绵延无际 , 言其历史悠久 。
诗人虽在写景 , 但景中抒情 , 情景交融 。凌驾宇宙气魄 , 寥寥几笔从时空的角度 , 概括原始、粗犷、古荒昆仑全貌 , 勾勒一幅莽莽苍苍 , 气势雄浑的雪山图 。
“飞起玉龙三百万 , 搅得周天寒彻 。”这两句描写昆仑山雪景 。玉龙 , 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 , 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搅得满天寒气刺骨 。诗人着力写昆仑之极寒 。
“夏日消溶 , 江河横溢 , 人或为鱼鳖 。”这三句描写昆仑山水势 。形象的描绘了昆仑山夏天积雪融化 , 江河洪水泛滥 , 使不少人葬身鱼腹 , 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 深深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
“千秋功罪 , 谁人曾与评说?”奇峰突起 , 诗人以议论方式发问 , 力拔千钧 , 引人深思 。亘古以来 , 有谁评论过昆仑的功过是非?没有!只有囊括宇宙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诗人在词句中饱含着对劳苦大众的关怀和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强烈憎恨 。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 , 不要这多雪 。”下阕诗人以高大的形象 , 豁达的胸怀回答上阙提出的问题 。“而今”即现在 , 含有转折的意味 , 并引起下文 。“我”即诗人自己 , 也是无产阶级的“大我”和伟大的人民力量的代表 。
“不要这高 , 不要这多雪 。”白话入词 , 这是毛泽东在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历来主张和实践 。此句与“飞起玉龙三百万 , 搅得周天寒彻 。”相呼应 。
“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 , 一截赠美 , 一截还东国 。”这几句显得多么从容不迫 , 显得大度和自信 , 诗人满怀信心 , 展望未来 , 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支援世界民族主义革命 的伟大理想 。
“太平世界 , 环球同此凉热 。”最后二句带有预言性质的 。在未来的世界 , 没有阶级 , 没有压迫 , 人民地位、生活没有差别 , 这既是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份 , 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 , 又是理想中的社会 。这理想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 , 彻底埋葬帝国主义 , 这是诗人反对帝国主义理论形象生动的体现 。
毛泽东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 雪 (1936.02 )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 , 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 , 看红妆素裹 ,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原注】
“原”指高原 , 即秦晋高原 。
【注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 , 汉武帝 , 唐太宗和宋太祖 。
风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 泛指文学 。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 , 见《汉书·匈奴传》 。
成吉(ki)思汗(han2):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
【题解】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 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 , 同国民党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