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杏花村古诗词( 三 )


“诗因景而灵秀 , 景因诗而名重” 。杜牧一首《清明》诗 , 引得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 登楼把酒 , 吟诗作赋 。
据统计 , 池州有史可查的围绕杏花村歌咏的名人诗家就有300多位 , 写有700余篇诗作 。“天下第一诗村”之说不胫而走 。
出了名的杏花村得以不断修建 。至清代 , 方圆十余里 , 杏花浪漫 , 灿若烟霞 , 亭台楼榭 , 茅屋酒帘 , 有了铁佛禅寺、百浦荷风、栖云松月、杜坞渔歌等“杏花村十二景” 。
清代贵池人郎遂感其独特 , 潜心编撰《杏花村志》 , 被收入《四库全书》 。
以村建志 , 在我国绝无仅有 , 足见杏花村名声之大 。
世事更替 , 战乱频繁 , 杏花村古景渐渐面目全非 , 惟有那口黄公井自唐代留存至今 , 井水清澈如故 , 成为杏花村坎坷见证 。
杏花村 , 是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古迹 , 是安徽池州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 。
池州人心中明白 , 贵池之所以能在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其主要原因 , 就是因为城西有个杏花村 , 而且村中还有一口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唐代杏花村古井 , 古称“黄公井” , 又名“香泉井” 。
在我国志苑中 , 为村立志的可谓凤毛麟角 。
能被搜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 , 恐怕只有池州《杏花村志》了 。
应当说 , 这全赖于杜公这首千古绝唱《清明》诗的巨大效应 。
杜牧在会昌四至六年(844—846年)出任池州刺史期间 , 春游府城西杏花村 , 写下了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特色的艺术杰作 。
之后 , 历代名士慕名纷至 , 古村不断修建 。至清代整个杏花村已形成一片方圆10余里古色古香、风景如画的名胜古迹区 , 有闻名遐迩古“杏花村十二景” , 
即:平天春涨、铁佛禅林、白浦荷风、黄公酒垆、三台夕照、桑拓丹枫、栖云松月、西湘烟雨、昭明书院、茶田麦浪、杜坞渔歌和梅州晓雪 。
然而 , 千古杏花村 , 风雨流年 , 沧桑有变 , 尤其是侵华日军的狂轰滥炸 , 使古杏花村十二景惨遭毁灭 。
改革开放的春风 , 给古老的杏花村带来了生机 。
1984年11月21日原贵池县政府提出 , “将杏花列为县花”、“清时节作为杏花节”以及“把贵池变成杏花城”的美好构想 。
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 , 贵池市在距昭明书院遗址不远处 , 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杏花村公园———烈士陵园 。每逢清明佳节 , 这儿成为池州儿女 , 特别是青少年缅怀先烈壮志豪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
“十二景”中的杜湖 , 指的就是秋浦河入长江的那片水面 。
湖岸有杜坞庄、杜坞山 , 山谷里有渔村叫杜坞村 。
自古秋浦河上有渡 , 称杜坞渡 , 篙撑桨摇 , 渡了千年百载 。
当政府于1990年8月 , 在“碧澄长似秋”的秋浦河上建起了一座雄伟的杜坞大桥 , 结束了千年摆渡的历史 , 给杏花村杜湖名胜架起了一座壮丽的彩虹 。
1997年底 , 贵池市委、市政府把复建杏花村、开发杏花村景点作为确立“杏花村名牌”战略 , 将恢复建设杏花村的古迹摆上了重要日程 , 此举受到了国家建设部和省内有关部门的支持 。
当年黄公酒垆的黄公井 , 史称“香泉似酒 , 汲之不竭” 。当地杏花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杏花村酒厂先后开发了“杏村”、“牧童”、“九华山”3个注册商标的系列名酒 , 推出几十个品种的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 , 为千古杏花村又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 。
新千年世纪之交 , 随着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 , 杏花村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
海外华人、欧华公司老板詹晓荣先生为古老杏花村所吸引 , 掀开了杏花村复建工程的序幕 , 建起了杏花村古井门坊、黄公酒垆和标志性的街心古樽雕塑 。
最近 , 池州市政府正着手组织绘制杏花村整体工程的蓝图 , 千古名村无限美好的明天 , 将在“两山一湖”的旅游热线上 , 竖起一道亮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