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文《扬州一瞥》说说下列诗句的引用分别起什么作用1.腰缠十万( 二 )


1973年在此兴建了鉴真纪念堂,是仿照鉴真在日本建筑的唐招提寺建的,汇中日两国的建筑风格为一体 。堂中供着鉴真的坐像,两旁是描绘东渡情景的壁画,乌云压桅,白浪滔天,使人仿佛可以听到风声、涛声,感受到那不屈不挠、同命运搏斗的力量 。
史可法是扬州历史上另一位著名的英雄人物 。他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条件下,领导了扬州保卫战,拒绝了多尔衮的诱降,最后以身殉国 。至今城里的史公祠中还留有他的衣冠冢 。
我们去瞻仰史公墓的时候,看到墓后的粉墙当中一段和两旁的颜色截然不同 。原来在十年浩劫之中,这位民族英雄也未能幸免 。罪名是他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 。于是,即使是衣冠冢,也得平掉,墓后的粉墙也拆去一段,成为一条通路,粉碎“四人帮”以后才重新恢复 。然而墙上新旧不同的痕迹,却像人们心上的伤痕一样,不易平复 。
扬州受到的灾难当然不止这一处 。瘦西湖中的绿荫馆,因为有诗句“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而特别犯了大忌讳 。试想,“红日”就是“红太阳”,这怎么能少!在那疯狂的年代,这样的“反革命”岂能不砸!如果上溯扬州建城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劫难就更多了 。由于它是运河、长江交汇之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扬州成为“芜城”的次数就相当不少 。清兵进关攻陷扬州时的屠城十日,更是令人发指 。有人说,当时留下的只有两户,也有人说幸存者只有几十人 。至于解放战争时期,瘦西湖成了国民党军的养马场,在扬州的灾难史上更只能算是一件小事 。然而无论多少次劫难,扬州又总是重新站了起来,带着伤痕,却又添了新姿 。
如梦的扬州,你是迷人的,你又是能令人从梦中觉醒的 。
鸦片战争前夕,龚自珍到扬州,从歌舞升平中感到了初秋的肃杀之气 。他看到的是封建王朝衰亡的象征 。他写的扬州游记,其实可以题名为《游扬惊梦》 。我这次到扬州,已经是晚秋,公园里正举行菊展,感觉到的却是一片春意 。不只是这些古迹的劫后恢复,而且这些园林,这些文物,本身都在向人们昭示着我们民族从逆境中奋斗、创造的精神 。
归舟中,对着蜿蜒曲折流了几千里路东来的江水,我还在想着扬州,想着那些患信心不足症的人们能不能从这里汲取一点儿力量呢?
扬州一瞥中诗句有什么作用联系背景回答,本文写于1984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改革开放信心不足,持怀疑态度,畏首畏尾,害怕失败 。作者针对这一现象,用扬州古往今来虽遭受重重磨难,但始终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这种精神来提醒人们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满怀信心地去奋斗,去创新 。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